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走一趟加州必訪景點,穿越時空走進史坦貝克《製罐街》的世界

 


全文同步刊載於HyRead精選文章

蒙特利(Monterey)名列美國加州旅遊的十大必訪地點之一,而一年為蒙特利吸引高達四百萬名觀光客的超熱門景點,正是文學大師史坦貝克創作《製罐街》的取材之處──「製罐街」(Cannery Row)!


史坦貝克與製罐街的淵源

約翰.史坦貝克是美國二十世紀的三大文學家之一(另外與他齊名的是海明威和福克納),也是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和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雖然以揭露勞工現實的《憤怒的葡萄》與《人鼠之間》聞名,但其實他寫作題材與作品種類廣泛,包含寓言故事《珍珠》、旅遊紀實《柯提茲的海》,甚至跨足電影與舞台劇劇本,還曾衝到前線報導二戰。

史坦貝克是土生土長的加州薩利納斯(Salinas)人,自幼就經常與父母親到鄰近的蒙特利市遊玩。不過,他與製罐街會結下更深刻的緣份,最關鍵人物是他的摯友立克茨(Ed Ricketts)。

1928年時,立克茨在製罐街設立了一家商業海洋生物實驗室,專門採集各種活體提供給各大學做實驗。立克茨雖沒有博士學位,卻對海洋生物鑽研甚深,連史丹佛大學都曾破格出版他的生物學專書《在太平洋的漲退潮間》(Between Pacific Tides,暫譯)。他也廣泛涉獵詩、音樂與哲學,史坦貝克形容他「思想沒有限制,對所有事情都感興趣」。立克茨為人溫暖、有同理心、善於傾聽,所以他的實驗室很自然地成了各路好友的聚會場所,史坦貝克也是其中之一。他們一起聽著立克茨那台大留聲機播放的音樂,高談闊論,飲酒作樂,享受著當下純粹的快樂。

1943年年底,史坦貝克開始提筆創作《製罐街》,將摯友立克茨的形象、實驗室的擺設,以及自己當年在製罐街的所見所聞,統統寫進了故事裡。這部作品堪稱是史坦貝克最受歡迎的小說,它荒謬、爆笑又催淚,使得蒙特利市這條靠海、罐頭工廠林立、又髒又臭又亂的「海景大道」(後來在1958年才因小說改了名)變得舉世聞名。


為什麼製罐街會有一堆罐頭工廠?又為何變成了觀光勝地?

蒙特利灣由於海洋資源豐富,長久以來便是多元種族文化的大熔爐,最早是美洲原住民定居於此,後來有西班牙人佔據,之後更因為鮭魚、鯨魚和鮑魚等各種漁業,成為了許多中國、義大利、葡萄牙和日本漁民移民美國的落腳之處。

在二十世紀之交,蒙特利市的沙丁魚捕撈漁業開始大幅擴張。由於捕魚和製罐技術改良,加上一次世界大戰對沙丁魚罐頭的需求劇增,蒙特利市這條靠海的街道上蓋滿了沙丁魚罐頭工廠。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製罐工廠轉做魚粉,但二戰開始之後,又將製罐街的罐頭工業推上另一個高峰。

鼎盛時期,各家製罐工廠會用自己獨特的鳴笛聲叫工人上工,工人大部份都是移民。他們從夜間漁獲進港開始,一直工作到這天捕到的魚全部製成罐頭。工廠噪音不絕於耳,工時長,而且環境惡劣又危險。工廠傳出的濃濃惡臭嚴重時三十公里外都還聞得到。

每年八月到隔年二月的沙丁魚季,會有十八萬到二十五萬噸的沙丁魚被捕撈上岸,但這樣毫無節制的濫捕導致海洋資源浩劫,魚群在一九四○年代末期完全消失了。魚群消失,產業崩解,這裡一度淪為廢墟。七○年代在眾多人士的奔走下展開復興,才成功轉型為觀光重鎮。

 

走訪製罐街,踏進史坦貝克的文學世界

製罐街能成功轉型,史坦貝克的小說《製罐街》功不可沒,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此朝聖、親身感受他所說的:「加州蒙特利市的製罐街是一首詩、一股惡臭、一陣刺耳的噪音、一種光、一種氣氛、一種習慣、一種懷舊之情,一個夢境。」

來到製罐街,必訪的景點之一自然是那棟矮矮的木造舊建築──立克茨的「太平洋生物實驗室」(Pacific Biological Laboratory),這就是《製罐街》裡「西部生物實驗室」的原型。記得順著門口的樓梯走上二樓、進入屋內。你可以在這裡遙想史坦貝克那群有志之士在此高談闊論,也可以想像自己走進小說的世界,和故事裡的博士、麥克和小伙子們、老鴇朵拉和她的小姐們在這裡開派對。

走出實驗室,右斜對面就是運昌市場(Wing Chong Building),那就是書裡李中雜貨店的原型。左斜前方如今是一間禮品店,但從前,這裡是一家名為寂寞之星咖啡廳(Lone Star Café)的妓院,老鴇佛羅拉.伍茲(Flora Woods)經營有道、手腕高明,她的形象成了小說裡的朵拉。不過隨著1941年加州檢察長下令掃除加州境內所有妓院,這家號稱「蒙特利市第一妓院」也從此走入了歷史。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先了解歷史,讀一讀史坦貝克的小說,再背起行囊親自走一趟,你就能完整體驗今日的、過去的、文學的製罐街唷!


‧ 購書傳送門‧

讀一本等於讀三本,史坦貝克的《柯提茲的海》和隱藏其中的《製罐街》和《珍珠》


全文同步刊登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

如果你是史坦貝克的書迷,我覺得,《柯提茲的海》、《製罐街》和《珍珠》湊在一起看,會是很有趣的體驗,因為它們三本彼此呼應,不只有助於理解故事,還能一窺作家創作靈感的來自何處。


要講《柯提茲的海》,得先從《憤怒的葡萄》說起

《柯提茲的海》是一本航海記事,記錄了1940年春天與摯友立克茨攜手展開的潮間帶考察之旅。對史坦貝克來說,這趟旅行實在是一個解脫,因為當時他的世界正在經歷重大的動盪,起因就是他1939年出版的那本曠世巨著《憤怒的葡萄》。

他苦熬多年,終於靠著《憤怒的葡萄》拿下普立茲獎,奠定文壇崇高地位,名利雙收。不過這本書赤裸裸揭露了加州農場移工的悲慘處境,讓加州本地人臉上無光,被抨擊的農場資方也氣得跳腳,他們發動抵制、禁書,甚至焚書,還有各種針對史坦貝克的人身攻擊接踵而來。史坦貝克雖然想成為偉大作家,但他從來不想當公眾人物,愛他的人恨他的人一夕之間變得這麼多,讓本來就相當神經質的他簡直快瘋了。雪上加霜的是,他和妻子卡蘿的關係開始變質,曾經被他視為堅強後盾的家,如今他根本待不住。

他有好多事情要想:終於躋身偉大作家,他還能繼續寫嗎?他和卡蘿還走得下去嗎(他和剛認識、年輕貌美的格溫,兩人之間有可能發展嗎)?歐洲的戰勢越演越烈,會不會將美國捲進去呢?⋯⋯而這趟航程恰巧給了他時間與空間去思索這些問題。


摯友立克茨發起,揚帆航向加利福尼亞灣

史坦貝克的摯友立克茨不太算是正統的海洋生物學家,他沒有博士學位,但在史坦貝克出版《憤怒的葡萄》的同一年,史丹佛大學卻破格出版立克茨撰寫的生物學專書《在太平洋的漲退潮間》(Between Pacific Tides,暫譯),由此可見他對潮間帶生物的豐富知識,連史丹佛海洋研究站的研究人員也要肅然起敬──這書成為生態研究的經典著作,還是環保鬥士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撰寫《海之濱》(The Edge of the Sea)的重要參考。

總之,有了《在太平洋的漲退潮間》的出版,立克茨打算拓展版圖,考察一下加利福尼亞灣(又名柯提茲的海)的潮間帶生物相,於是計畫了這趟為期六週的航程。其實他們本來是弄一輛卡車的,但是考量海岸地形崎嶇不適合,才改成租船;又因為史坦貝克受盛名之累,居然還一直租不到船,眼看就要開天窗了,最後終於透過關係找上「西方飛翔號」的船長安東尼.貝瑞,讓航程順利在1940年3月11日浩浩蕩蕩地展開。

史坦貝克和立克茨在出發前就說好要一起寫書,記錄這趟考察之旅,立克茨負責寫專業的生物編目,史坦貝克負責寫航海記事,兩部分各自獨立撰寫,但合在一起出版,書名定為《柯提茲的海:旅行與研究隨筆》(The Sea of Cortez: A Leisurely Journal of Travel and Research,暫譯)。不過,這書在1941年12月初才剛上市,就遇到震驚全世界的珍珠港事變,所以⋯⋯雖然書評一致好評,但銷售極慘(是說國難當前,誰有閒情逸致去讀悠閒愜意的海岸探查?)事隔十年後,史坦貝克在1951年重新出版此書,他拿掉立克茨的部分,只保留自己的部分,外加他緬懷立克茨的紀念文(立克茨在1948年死於火車事故),書名也改成了The Log from the Sea of Cortez。貓頭鷹出版社出版的《柯提茲的海》就是1951年的這個版本(以下提到《柯提茲的海》講的都是1951年的版本)。


《柯提茲的海》、《珍珠》和《製罐街》各自獨立,卻也彼此牽連

《柯提茲的海》是一部非常引人入勝的作品,譯者黎湛平先生/女士的譯筆流暢動人,恰如其分地詮釋了史坦貝克時而正經、時而反諷的行文方式。他用簡單的文字說著簡單的故事,幾乎是絮絮叨叨地細數沿途看見的海洋生物、遇到的墨西哥原住民,以及同行夥伴間的互動和哲學思辨,於是你像是被催眠了似的,意識過來的時候,已經跟著他走了大半個航程。

讀完《柯提茲的海》再讀《珍珠》,你會很有感。因為《柯提茲的海》裡勾勒的墨西哥原住民形象,絕對讓你很難忘懷,而《珍珠》講的就是這個族群的故事──他們在貧窮、疾病和死亡的包圍下,沉著內斂,處變不驚地過日子;他們與自然的緊密關係、世代傳承的獨木舟、褪色且處處補丁的長披巾,還有那「哀傷、泛白褪色的棕色眼眸」,在《珍珠》這個故事裡,重新出現,而這次,你不只是路過這些原住民,而是跟著一個原住民展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冒險。事實上,《珍珠》的故事原型,正是源於史坦貝克航行途中在拉巴斯(La Paz,又譯為拉帕茲)這個城市聽到的古老傳說,就寫在《柯提茲的海》的第131頁。

讀完《柯提茲的海》再讀《製罐街》,你會更加為《製罐街》裡的「博士」深深著迷。因為,你在《柯提茲的海》裡讀到的那個好色、熱愛海洋生物、善於傾聽與接納的立克茨,再次出現在《製罐街》裡了,這次化名為「博士」。因為你看過《柯提茲的海》,所以你彷彿看見:所有居住在製罐街上的社會底層人,像在漲退潮間求生存的各種潮間帶生物,他/牠們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隨波逐流,不活得太用力;他/牠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卻也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因而能體驗到什麼是完滿。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你把《柯提茲的海》和《製罐街》放在一起讀時,你能感覺到史坦貝克是多麼認真地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多麼認真地思索生活和寫作。我想,大概就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創作出那麼多不朽的作品吧。


‧ 購書傳送門‧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致那個一無所有,只有彼此、只有愛的美好年代──史坦貝克小說《製罐街》


全文同步刊登於博客來Okapi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小說《製罐街》出版於1945年,光預購就賣出將近25萬本,而且歷久不衰,1982年改編成電影,1995年改編成舞台劇,2019年還被BBC評選為「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1930年代末期、瘋狂的製罐街、荒謬的一群人

與其說《製罐街》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以一個簡單主軸串起社會底層人光怪陸離的生活剪影。

故事發生的1930年代末期,那時加州蒙特利市堪稱「世界的沙丁魚罐頭之都」,沿海地區的製罐街上沙丁魚罐頭林立,它們生產的罐頭是二戰戰場士兵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每天早上,漁獲會在清晨入港,整排街的製罐廠便會鳴笛叫工人上工,響起隆隆噪音,傳出濃濃惡臭,將當日捕獲的所有沙丁魚都製成罐頭。

只有社會底層人才會住在這種又髒又臭又亂的地方,像是最慈善守法的老鴇朵拉、剪雜誌的火腿照片下來辦派對的塔波太太、只在清晨和黃昏出現的神祕中國老人、號稱畫家卻忙著蓋船的亨利、以廢棄鍋爐為家的馬洛伊夫婦、沒人管沒人愛有學習障礙的小男孩法蘭基……

「博士」是串起整部小說的靈魂人物,他是個聰明又極富同理心的生物學家,因為實驗室設在製罐街,而和這裡的人們發展出緊密的關係。

某天,麥克這幫無賴興起想為博士辦一場盛大派對的念頭,他們不按牌理出牌的籌備方式,荒腔走板的發展,推著整個小說走向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


從回憶取暖,靠寫作娛樂別人,也療癒自己

史坦貝克在1943年提筆撰寫《製罐街》,這年發生了許多事。他和共患難多年的妻子卡蘿(Carol)離婚官司終於判決下來,同年三月底,他帶著複雜心情娶了小他十幾歲的格溫(Gwyn)。六月到十月,他以《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戰地記者身分,前往歐洲和北非採訪報導與戰爭有關的新聞。

親臨戰場重創他的心靈,他回國後緊張、失眠、恐慌、惡夢連連,有時會腦子一片空白。像當初他靠寫作逃避照顧病母的精神壓力,寫下成名作《薄餅坪》,他這次再度遁入自己構築的文學世界,逃避戰爭帶來的創傷,為自己,也為他在戰場遇到的士兵們。他們曾對他說:「寫點什麼有趣的、跟戰爭沒有關係的東西吧……我們已經受夠戰爭了。」

在《製罐街》之前,不論是《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或其他作品,寫的大多是他關懷的對象而非他自己的生活。《製罐街》卻不同。

故事內容很大一部分挪用自他對1930年代的回憶,成名前的他只是個窮作家,而其他所有人也都因為經濟大蕭條窮得不得了,各路好友總是聚集在立克茨(Ed Ricketts)位於製罐街的實驗室開派對,美其名為派對,實際上可能只有一瓶酒和幾塊三明治,但物質上的匱乏,完全不妨礙這群充滿夢想和理想的年輕人談文學、談哲學、談科學、談藝術、談情說愛。

戰爭冷酷得錐心刺骨,史坦貝克靠著回憶取暖。他藉由那些故事角色,重新活一次被回憶鍍上浪漫色彩的美好年代──那時候的快樂很單純,他們什麼都沒有,卻有彼此,有愛,有純真善良。


「博士」是史坦貝克的靈魂伴侶、影響他的寫作與思想至深

《製罐街》裡這個受大家愛戴的「博士」,是以史坦貝克的摯友立克茨為原型寫成的。他們兩人在1930年認識,一拍即合,幾乎可說是靈魂伴侶。「友情」在史坦貝克的作品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人鼠之間》有喬治和藍尼,《憤怒的葡萄》有湯姆.裘德與吉姆.凱西,靈感或許就源自於他和立克茨之間。

但立克茨對史坦貝克最深、最重大的影響,或許是他對海洋生物的觀察和思想。立克茨關注的是集體行為、集體力量、個體在群體之中會如何行動。他認為,雖然生物體會彼此競爭,但合作其實扮演同樣關鍵的角色。

立克茨的生物學超前時代,當其他人還在研究單一生物體時,他卻已經將焦點移到整個生態系,他看的不是單一生物體,而是這個生物體與別的生物體、與整個群體,或與自己周遭環境的互動。他寫的《在太平洋的漲退潮間》(Between Pacific Tides,暫譯)一書成了今日生態學研究的先驅和重要經典。

他一直是個敏銳的觀察者,試圖去看見、去理解眼前的各種海洋生物和他身邊的一切。他更是老子《道德經》裡「道」的信仰者,不去與環境對抗,不一直尋找解決辦法,而是接受生活原本的面貌,順勢而為,隨波逐流。

在《製罐街》裡,我們會看見立克茨化身為故事裡的「博士」,同理並且接納身邊這些妓女、無賴和窮光蛋的真實面貌。也會看見,製罐街是一個生態系,製罐街的居民們用無限創意回應生活的苦難:空地的廢棄鍋爐就是他們的家、酒吧客人喝剩的酒是他們的美酒、雜貨店會接受客人拿青蛙來買東西。他們適應環境,順勢而為。

邀請你,一起走進《製罐街》的混亂小宇宙,一起因為故事人物的荒謬而爆笑,為他們的苦難而落淚,也為他們表現出的真摯友愛舉杯致敬!


‧ 購書傳送門‧

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實超級瞎──《製罐街》讓你看見史坦貝克的真面目



全文同步刊登於Kobo blog

 「史坦貝克」(Steinbeck)對大部分的台灣讀者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知道他的人,也多半以為他是嚴肅的社會作家,故事主角一定很悲慘。但事實並非如此。史坦貝克這個爭議性極高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有非常諷刺、搞笑(白話一點就是「白爛」)的一面,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製罐街》就是最佳例證。


被譽為最懂美國人的美國作家

約翰.史坦貝克1902年誕生於加州美國的農業重鎮薩利納斯,父親曾是磨坊經理,後來成為蒙特利郡的財務長;母親在結婚前是學校老師,婚後則活躍於薩利納斯的公眾事物。他們在車程半小時外的太平洋樹林鎮有一個渡假小屋。薩利納斯一望無際的農場景觀,太平洋樹林鎮的碧海藍天,共同構成了史坦貝克的美好童年。家裡藏書眾多,史坦貝克從小就熱愛閱讀與寫作。他1919年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但一心一意想成為作家的他,只挑選與文學和寫作有關的課上,數度休學又復學後,終於在1925年輟學了。

1930年代,美國股市崩盤陷入經濟大蕭條,中部又遇上嚴重的乾旱與沙塵暴問題,導致難以計數的勞工一夕湧向農業重鎮加州,期望能夠在勞力需求高的加州找到工作做。但大量湧入的勞工卻造成供給遠大於需求,衍生慘絕人寰的社會問題。史坦貝克的家鄉蒙特利郡就在風暴中心,他提筆寫下他走訪、觀察到的悲慘景象,創作出知名的勞工三部曲──《勝負未決》(In Dubious Battle,暫譯)、《人鼠之間》和《憤怒的葡萄》,奠定了他美國二十世紀最重要文學家之一的地位。自此之後他的著作幾乎本本暢銷。

他一生筆耕不輟,除了小說,也創作許多電影劇本。他是美國各級學校最常選為閱讀教材的作家之一(第一名是莎士比亞,再來就是史坦貝克了)。他在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社會可憐蟲的生活剪影,卻讓全美為之瘋狂

恢宏的《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卻不是全部的他。史坦貝克對生活觀察入微,擅長刻劃人生百態,尤其是被社會鄙棄的小人物。他用一種同理、不帶評判、諷刺又詼諧的筆觸,活靈活現地將社會底層人生活的喜怒哀樂,呈現在你我面前。

《製罐街》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是另一本《人鼠之間》或《憤怒的葡萄》,他沒有要抨擊什麼殘酷的社會現實。它讓我們看見的是,隱藏在物質表象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尤其是哥兒們情誼)和生存韌性(也可以說是生存創意)。

《製罐街》出版於1945年,預售階段就狂銷25萬本,書評稱之為「史坦貝克最討喜的作品」。此書經過數十年魅力不減,1982年改編成電影,1995年改編成舞台劇,2019年還被BBC「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故事場景設於1930年代末期,加州蒙特利市一條靠海的街道,街上滿是沙丁魚罐頭工廠,所以被稱為「製罐街」,這裡龍蛇混雜,又髒又臭又亂。

但史坦貝克就是有這個能耐,讓廣大讀者愛上故事裡這個聰明又有同理心的「博士」,更愛上流浪漢麥克、雜貨店老闆李中、老鴇朵拉等形形色色的社會可憐蟲。甚至,讓人在讀完故事之後,好想加入這個不完美的世外桃源,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故事背後的神奇魅力,究竟源自何處?


刻骨銘心的好兄弟情誼

《製罐街》的一大魅力源自於文字間表露無疑的情誼,因為這本小說寫的就是史坦貝克的摯友艾德.立克茨(Ed Ricketts),還有1930年代初期他在立克茨的實驗室裡度過的歡樂時光。

1930年代上半的史坦貝克,新婚,顛沛流離多年之後終於回到故鄉蒙特利郡,住進爸媽名下位於太平洋樹林鎮的渡假小屋,展開新生活,重新開始與老朋友們往來。

1930年,他結識了立克茨。立克茨大學主修生物學,離開大學後在製罐街成立了一間商業實驗室,專門採集各種海洋生物和貓、青蛙、響尾蛇等活體,提供各大學做研究。他風趣、有魅力,而且博學多聞,廣泛涉獵各種文學、音樂與哲學思想。他與史坦貝克一拍即合,堪稱靈魂伴侶。

由於立克茨交友廣闊,這間實驗室也自然成了當地文人、科學家、音樂家等知識份子的聚集地。在那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大家都很窮,卻不覺得自己沒錢;有政府配給搭配一些順手牽羊,他們也不缺食物;只要一瓶酒、一塊三明治和一群朋友,就足以創造出最歡樂的派對。他們可以徹夜喝酒狂歡、在留聲機流瀉出的美妙音樂聲中,高談闊論各自的思想與夢想。

就是這段放肆的青春歲月經過十多年的醞釀,釀成了1945年出版的《製罐街》。


今昔對比令人惆悵

史坦貝克在勞工三部曲出版之後名利雙收,生活卻完全走樣。「勞工三部曲」揭露震驚全美的勞工處境,讓他飽受各種黑函與污名攻擊,他甚至不敢一個人投宿旅館,因為據說有人在策劃仙人跳要陷害他入獄。

他和第一任妻子卡蘿(Carol Henning)的婚姻關係也降至冰點,他在1943年正式離婚,離開這個與他共患難多年、將他推上寫作事業巔峰的妻子,帶著複雜的心情娶了小他十幾歲的新歡格溫(Gwyn)。

隨後他受聘擔任《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戰地記者,飛往歐洲和北非,採訪報導二次世界大戰的前線戰況。這個工作他只做了幾個月,卻重創他身心。回國後他雙耳耳膜受損、腦震盪、惡夢連連,有時甚至會瞬間不知道自己是誰、身在何處。

1943年年底,他提筆開始創作《製罐街》,遁入自己構築的文學世界汲取溫暖。

此時的他,妻子已從卡蘿變成格溫,他有錢了、成名了,因戰爭的殘暴心寒,他人在紐約,遠離故鄉的朋友,過著低調、沒什麼與人往來的安靜生活;心靈上,他則回到了故鄉蒙特利,回到那條製罐街,那裡有被時間鍍上金的美好人事物,那時他擁有得很少,卻有彼此,有純真善良。


隨著書頁走進這個不完美的烏托邦

《製罐街》裡的「博士」就是文學世界的立克茨,個性和舉手投足都是,連工作內容,實驗室的格局、擺設還有氣味,統統都被搬進了故事裡。事實上,不只立克茨,連流浪漢麥克、老鴇朵拉和雜貨店老闆李中,也全都真有其人。

這次他不針砭時事,這是一個寫來讓他自己忘記戰爭、讓戰場士兵們忘記戰爭的故事──他曾在一段訪談中提到,之所以寫《製罐街》,是因為他在二戰前線採訪時,有士兵對他說:「寫點什麼有趣的、跟戰爭沒有關係的東西吧……我們已經受夠戰爭了。」。

他用對故鄉蒙特利和摯友立克茨滿滿的愛,寫出這些人物的可愛、可憐、荒謬的行徑與驚人的適應能力。讀著書,就像史坦貝克站在眼前,手拿一張張過往的明信片為我們說故事。循著畫面中的氣氛、光線,彷彿又聞到了當時的氣味、聽見了當時的聲音,於是乎,我們一步步走進了那個不完美卻太迷人的烏托邦……


‧ 購書傳送門‧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製罐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電子書

 

製罐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Cannery Row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 內容簡介 ‧

★獲選「文化部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國中、高中職),且入選「精選之星」名單
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
BBC評選為「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一部讓一個城市化腐朽為神奇的經典小說
最爆笑、最荒謬、最揪心的社會底層剪影 

1930年代末期的製罐街,住的全是妓女、窮人和流浪漢,
但他們是真正的哲學家,活得比任何人都好,而且莫名地純淨


加州蒙特利市的沿海地區有一條又髒又臭又亂的街道,沙丁魚罐頭工廠全集中在這裡,所以人們稱之為「製罐街」,只有社會底層的人才會住在這裡。

李中在製罐街上開了一間小雜貨店,不遺餘力滿足顧客一切所需,從新鮮橘子到放了四十多年的紀念臂章,一應俱全。他做生意懂得抓大放小,不管偷竊或賒帳,他總是盡量給顧客方便,必要時,甚至讓人拿青蛙來換商品。

雜貨店的斜對面是西部生物實驗室,販賣你所能想到的各種活體,像是野貓、青蛙和章魚。「博士」是實驗室的老闆兼經營者,臉一半像耶穌,一半像荒淫放蕩的神話角色薩特;他溫柔又極富同理心,製罐街的每個人都欠他人情,每個人一想到他,下個念頭都是:「我一定要為博士做點什麼。」

一天,以麥克為首的一群流浪漢決定為博士辦一場驚喜感恩派對。但誰也沒想到,派對怎麼會演變成實驗室的門歪了,窗戶破了,六七百隻青蛙幾乎淹沒整條製罐街……?!

同場加映:最慈善守法的老鴇朵拉、剪雜誌的火腿照片下來辦派對的塔波太太、只在清晨和黃昏出現的神祕中國老人、號稱畫家卻忙著蓋船的亨利、以廢棄鍋爐為家的馬洛伊夫婦、沒人管沒人愛有學習障礙的小男孩法蘭基……

小說《製罐街》,以博士的派對為主軸,佐以社會邊緣人光怪陸離的生活剪影,和顛覆三觀的生存規則,緊密交織成了這個最爆笑、最荒謬又最揪心的經典。

-----

看似荒謬可笑的人物情節,卻實實在在呈現了與現實環境共存的強韌生命力。他們不寄望未來,而是隨波逐流,享受當下。他們有各自的不幸命運,卻也互依互存。他們擁有的東西很少,卻有真心,很純粹。他們是妓女、皮條客、賭徒和狗娘養的混蛋,不過他們或許也是聖徒、天使、智者和哲學家。

-----

《製罐街》雖是虛構小說,卻生動刻劃了加州蒙特利市製罐街曾有的輝煌,也造就了今日的傳奇。

拜蒙特利海灣豐富的漁獲資源之賜,蒙特利市在20世紀之交,開始大幅擴展漁業和製罐業。1908年,日本人在今日的製罐街上設立了第一座簡陋的製罐廠,為製罐街日後的輝煌產業揭開了序幕。

由於捕魚技術和製罐技術改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士兵需要大量營養又好儲存的食物,而沙丁魚罐頭是絕佳選擇,因而製罐街的製罐工廠生意如日中天,更為蒙特利市贏得「世界的沙丁魚之都」的美譽。

但經年累月的濫捕卻造成魚群在二戰之後一夕消失,產業完全崩解,這裡一度淪為廢墟。靠著史坦貝克小說《製罐街》在世人心中留下的鮮明印象,民間與政府聯手成功將荒涼的製罐街轉型為觀光勝地,如今一年吸引高達400萬名遊客前來朝聖,是加州中部海岸的必訪景點。


‧ 評論 ‧

「史坦貝克寫出那些光怪陸離的可憐蟲善良美好的一面,故事裡不僅深刻動人,更充滿了歡笑和濃濃的懷舊之情。」──2017年《衛報》

「非常好看,非常有趣,是你能有幸讀到上上之作。」──《芝加哥太陽報》

「約翰.史坦貝克對美國和美國人的認識和了解,遠勝於其他任何一個二十世紀作家。」──《達拉斯晨報》


臉書搜尋:Onethought.publishing


‧ 作者介紹 ‧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史坦貝克堪稱是美國的國民作家,他是美國中學第二經常指定學生閱讀的作者,僅次於莎士比亞。他特別擅長社會小說,關心流浪勞工、貧富差距等議題,以簡潔明快的文字,深入刻劃社會底層人民的處境與心聲。也因為他能夠將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昇華成所有人生命中的掙扎與矛盾,所以作品獲得世界各地人們的廣大回響。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多達三十餘本,最著名的小說包含《憤怒的葡萄》、《人鼠之間》與《伊甸園東》。


‧ 購書傳送門‧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從《珍珠》見證墨西哥的悲壯歷史


《珍珠》故事發生地點──拉帕茲(La Paz)

經典文學可以感動任何時代的人,因為人性是亙古不變的,因為不論古今,人類內心的恐懼、渴望和需要是不變的,所以我們自然而然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跟著故事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冒險。

不過,如果花點時間去深入了解那個故事的時代背景,我們將更能理解故事人物的感受和選擇,並且透過經典文學這扇窗,去欣賞一個時代的獨特風景。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多認識一點 #史坦貝克《珍珠》這本小說的歷史背景吧!

史坦貝克《珍珠》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大約是1900年前後,地點是墨西哥海邊的拉帕茲鎮(圖裡圈起來的地方)。故事的主角是一對原住民夫婦奇諾和胡安娜,他們過著貧窮但平淡知足的生活(之所以知足,是因為他們根本別無選擇)。某天早晨他們的新生寶寶被蠍子螫了(蠍毒會致命),所以他們驚慌失措地帶著孩子跑去看醫生。

白人醫生自然不肯見他們,因為他們是原住民,一定沒錢。絕望的奇諾在海底找到一顆絕世珍珠,只要賣了珍珠就能擁有巨大財富。他把珍珠視為改變自己一家和族人命運的關鍵,他相信,只要有錢送兒子上學、讀書識字,他和所有族人就有機會擺脫數百年來白人的壓迫,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是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失控了……

奇諾為什麼那麼恨又那麼怕白人醫生?為什麼奇諾和他的族人會那麼窮?為什麼奇諾那麼希望兒子能夠讀書識字、連作夢都夢見兒子在讀一本跟房子一樣大的書?

這要從墨西哥的歷史說起。

1521年──落入西班牙統治
早在1519年西班牙人來到這裡之前,原住民就已經在這裡居住13000年了。但西班牙人來了沒幾年,就在1521年消滅了阿茲特克帝國,把這裡變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1810-1824年──終於等到「墨西哥共和國」成立
經過兩百多年的西班牙統治,1810年,在民族英雄米格爾·伊達爾戈·伊·科斯蒂利亞(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的帶頭反抗之下,墨西哥終於展開了辛苦的獨立運動。墨西哥在1821年正式宣佈獨立,但一開始是採君主制,要等到1824年才終於有憲法,成立了「墨西哥共和國」(Republic of Mexico)。

1824-1874年──一團混亂
1846-1848年與美國的戰爭讓墨西哥失去幾乎一半的土地──美國的加州和新墨西哥州就是這時候得到的。後來又是長達二十幾年的自由派和保守派之爭。然後是法國在1861年以債務為由出兵墨西哥。

1877-1911年──迪亞斯的獨裁時期(史稱 Porfiriato時期)
墨西哥經過內憂外患,後來政權在1876年落入迪亞斯(Porfirio Díaz)手中,開始了長達35年的獨裁時期。迪亞斯引進國外資金,建立國內鐵路網,擴大工業、礦業,促進農業商業化(進一步摧毀原住民原本的土地共有系統。增設大量的「農場」,haciendas) 。

但廣大的人民並沒有共同享受到工業化的果實,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民不聊生,甚至最後導致1910年墨西哥革命的爆發。

1910年的原住民過得比1810年時更慘,統治階層仍為西班牙白人把持
從1810年高喊要獨立經過一百年之後,仍是西班牙白人佔盡一切利益,原住民的處境卻是越來越慘。

原本原住民至少還有保有族人共有的土地(ejidos)可耕作、養活自己。但打從1850年代開始,墨西哥政府就執意將這些土地私有化,切分給一個個自由農,或者政府強佔土地,又或者將土地權利轉移給國外公司。獨裁時期更是情況加劇。

總之,到了1910年,90%的鄉村人口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整個墨西哥一半的可用土地都落入那幾千個大家族和國外公司所有。原住民失去土地,只能淪為佃農或低廉的勞工,他們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各種權力也遭到剝奪。

---

了解背後的歷史因素,再來讀《珍珠》故事裡,原住民奇諾、族人、白人醫師和神父這些人的對話,就更能感受到奇諾的所有恐懼、恨意與對翻身的執著了。也更是讓人對史坦貝克的細緻描述覺得無比佩服阿!


‧ 購書傳送門 ‧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我們為什麼讀小說?


 

「為什麼要讀小說?」

這個問題盤據我的心非常多年。當然,愛聽故事是人類的本能,所以自然也就會喜歡讀小說囉,還用問嗎?

思索這個問題時,我常常想起台大外文系某年的推甄考題──The Zebra Storyteller (說故事斑馬)。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從前,叢林裡住著一隻會說斑馬語言的暹羅貓。

牠會趁斑馬經過叢林時,突然出現在牠面前,對著斑馬說斑馬的語言。由於斑馬從來沒料到怎麼可能有貓會說斑馬話,所以當場愣住。暹羅貓就趁這機會把斑馬綁起來、殺掉,大快朵頤一番。

好幾個月以來,暹羅貓用這種方法獵殺了許多斑馬,還跟自己的貓同類說自己其實是獅子。

有一天有一隻斑馬又經過這個區域,走著走著,他突然想到一個故事:「有了!我要講一個『有隻暹羅貓會說斑馬話』的故事!」

正當牠為自己的故事靈感雀躍不已時,這隻暹羅貓跳到牠面前,對牠說起斑馬話。由於斑馬事前已經先想到了這樣的故事情節,所以牠沒有被嚇到,反而認真地看了看這隻貓。最後,牠決定這隻貓看起來很討人厭,所以就一腳把牠踹死了。

故事結束。

回到我最一開始的問題。這個斑馬說故事人告訴我們,由於故事始於人的無窮想像力,所以藉由小說,人可以去體驗原本想都沒想過得事情,也因此,能夠為超乎預期的事情做好準備。

親愛的,你同意嗎?你為什麼讀小說呢?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珍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電子書


珍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The Pearl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 內容簡介 ·

一則你我都能讀的經典寓言,
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到自己的人生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求生存、有人求富裕,有些人則追求理想。
追求本身沒有對錯,但奮鬥的過程往往牽扯了複雜的情感與恐懼,
讓人奮不顧身,看不清現實。
《珍珠》這個故事,有現今社會最需要的智慧,
讓人學習放下執念,重新找到與現實共存的勇氣。


原住民漁夫奇諾原本覺得自己過得還不錯,但一場意外戳破了他的樂觀想像。寶寶受傷了,他和妻子因為沒錢而被醫生僕人擋在門外,當大門無情地關上,他長年被社會壓迫的憤怒與無力感也在一瞬間爆發。

絕望的奇諾尋獲一顆絕世珍珠,等他賣掉珍珠,他就會變成有錢人,不只生活條件將會大幅改善,未來兒子還能讀書識字,帶領所有族人脫離無知的困境。受到這些美好念想的驅動,奇諾從一個未經世事的年輕父親,轉變成了決意扭轉社會現實的勇者。

從這些念想形成的那一刻起,奇諾的長征便展開了,他將被迫與險惡的社會正面對決,與此同時,他也一步步走進內心深處,重新認識自己的脆弱與強大。不論結果如何,走過這一遭,他將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人。

‧ 評論 ‧
「(這本書)真摯而卓越,一如他的所有作品。」──《紐約客》
「(這個故事)具有普世價值。」──《紐約時報》
「……《珍珠》幾近完美。」──文學評論家Roy S. Simmonds
「用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講述)人類意識最黑暗的那些部份。」──史坦貝克研究學者Howard Levant

臉書搜尋:Onethought.publishing

‧ 作者介紹 ‧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史坦貝克堪稱是美國的國民作家,他是美國中學第二經常指定學生閱讀的作者,僅次於莎士比亞。他特別擅長社會小說,關心流浪勞工、貧富差距等議題,以簡潔明快的文字,深入刻劃社會底層人民的處境與心聲。也因為他能夠將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昇華成所有人生命中的掙扎與矛盾,所以作品獲得世界各地人們的廣大回響。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多達三十餘本,最著名的小說包含《憤怒的葡萄》、《人鼠之間》與《伊甸園東》。

《珍珠》的創作靈感源自於一則古老的墨西哥原住民傳說。這本小說在1947年出版後,因為篇幅短小、淺白易懂,又寓意深遠,成為史坦貝克眾多作品之中,最多人讀過的一本。


‧ 購書傳送門 ‧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史坦貝克《珍珠》延期上市公告

親愛的讀者,愚人節快樂!不過我有個消息要宣佈,不是開玩笑。

就是呢──原訂本週要上市的一念新書《珍珠》決定延期一週。誠心來跟原本很期待的讀者說聲抱歉😭😭😭。

(出版社小常識:在一般的出版社,每個月要出的新書在前一個月就已經排好時間,而且也會跟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等通路開會,告知出版日期並且介紹書的內容,通路會根據自己手上的預算分配要下多少量。因為對通路來說,每個月的預算、行銷資源是固定的,一本書如果原本說好三月要出,卻延到四月,就很可能會影響到這本書在下個月會不會有曝光機會,買的量也可能會大幅縮水。所以預定要出版的書籍只要延期跨月,就會受到業務大人和老闆的關切。)

其實新書已經完成七七八八了,只差一點什麼,再修改一些東西就能把自己想傳達給大家的訊息說得更清楚,雖然對於想要怎麼修改已經有了方向,但現在只要一打開檔案就會頭暈腦脹感覺噁心,因為這陣子實在是已經絞盡腦汁、想過頭了~~~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要閉著眼睛這樣就上市,還是不顧噁心痛苦的感覺勉強修改完成,還是,我就先放著,對不起自己原訂的上市日期,也先不去想連假之前完成的種種好處,去放個假,讓心靜下來再做最後判斷。

最近以一週一章的速度在讀的這本《宗教經驗之種種》,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其中一段提到:

人對於自己當下的不完美或錯誤,會有強烈想要脫離的渴望(像我,強烈想要脫離不完善的文案),

期待自己達到理想狀態(像我,寫出一個理想文案)。

但人往往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不知道理想應該長成怎樣(我知道目前的文案不夠好,但還不知道理想的是什麼)。

所以,人有限的意識和智慧再怎麼努力,只是在追求一個模糊不清的目標,此時應該要耐心等待內在力量(下意識)的成熟。

「當一個人新的力量核心,在下意識的層次醞釀得夠久、準備好要像花一樣綻放時,『放手』是我們唯一該做的,它必須靠自己的力量迸裂開來。」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真的感觸很深,身為一個使命必達的人,我向來是不把自己逼上梁山覺得對不起眼前的目標。但這些年,自己的經歷還有別人的故事,都再再告訴我,也許事情不是這樣的。

雖然還沒真的摸清楚「放手」和「不盡責」之間的界線到底該怎麼拿捏,但這次我決定先多給自己和這本新書一點時間,等待。

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世界盡頭的小屋:我住在鱈魚角海灘的一年》電子書


《世界盡頭的小屋》封面
世界盡頭的小屋:我住在鱈魚角海灘的一年
The Outermost House: A Year of Life on the Great Beach of Cape Cod
亨利 ‧ 貝思頓/著 鄭襄憶/譯

· 內容簡介 · 

沉澱過去、重新開始的必讀生命經典
給每一個渴望改變的輕熟齡族

你是否
‧ 對未來徬徨
‧ 社交活動越多心裡越寂寞
‧ 總覺得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
‧ 快被工作榨乾,卻不知道一切為了什麼
‧ 被欺騙、背叛和互相傷害弄得心好累
‧ 明明很努力生活,卻覺得很空虛

這一切,只因為你未曾一個人走進大自然。


鱈魚角這裡靜僻而原始,走一趟,
你將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找回對生命的熱情。

美國東北角的鱈魚角是一塊深入大西洋的狹長土地,這裡的海崖與沙丘遺世獨立,自然萬物仍以原始的狀態存在著。《湖濱散記》作者梭羅曾說:「(這裡的)海岸是……讓人沉思世界的絕佳地點。」

貝思頓從一次世界大戰前線歸來,目睹人性的殘暴和醜陋讓他受創至深;多年過去了,他一直走不出來。他在夏末來到此地,原訂停留兩週,但這塊土地與外海的美麗與神祕深深吸引住他,讓他無法離去。所以,他決定留下來,在這裡長住一年。

貝思頓居住的小屋孤立於沙丘之上,被海灘、沙丘與沼澤團團包圍,放眼望去就是大海。他鑿井汲水,燒柴取暖,夜裡一片漆黑,只有燭火的微光。

「時時刻刻受自然生命包圍……我感覺自己汲取到一種維繫生命的祕密能量。」

他觀浪、聽海、看鳥、拾荒,以及赤腳行走,全心擁抱晝夜變化和四季的流轉。
秋天,壯麗的雪白天鵝群疾飛如箭,灑落療癒人心的美;
冬天,海灘破碎的船難殘骸和橫躺的船員屍體,將大自然的力量完全展現;
春天,淺淺的小溪裡擠滿了洄游鯡魚,那是大自然對生命滿溢的激情;
在夏天的金色夕陽裡飛翔著數不清的燕鷗幼鳥,無聲地歌頌著青春的榮耀……

「因為我認識了這個偏遠而祕密的世界,有幸經歷這樣的生活,
所以深刻又浩蕩的崇敬和感謝完全佔滿了我的心……
生命也在一瞬間變得開闊且平靜。」


‧ 感動推薦 ‧ (依姓氏筆劃排序)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金恆鑣   生態學家
黃小莫   《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作者
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


‧ 作者簡介 ‧

亨利.貝思頓(Henry Beston, 1888-1968)

美國童書作家、自然文學作家,因文學成就傑出,1960年獲頒美國文理學院「愛默生─梭羅勳章」。

貝思頓被譽為現代環保運動的開創者,他崇敬自然,信仰人類與自然動植物的平等價值。他的作品刻劃細膩,富含詩意,極富感召力。

1926年9月,他離群索居一年,住在美國東北角海岸的一幢自建小屋裡。他將自己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寫成《世界盡頭的小屋》一書,1928年出版後獲得熱烈的迴響。此書深刻影響環保鬥士及自然文學作家瑞秋.卡森與許多作家,更促成了「鱈魚角海岸國家公園」的成立。

《世界盡頭的小屋》出版數年後,他與同為作家的妻子在緬因州買下一座農場,從此在那裡定居寫作、照料花園,直至終老。另著有《在煙囪農莊上的日子》、《香草和大地》(Herbs and the Earth,暫譯)等書。


‧ 購書傳送門 ‧


一念出版社創社宣言


 

我打開辦公室的窗戶,冷風吹進了屋裡。這裡十幾層樓高,看得見城市的熙來攘往。左前方是建築工地,正在敲敲打打;正前方兩個街區外是一條雙向各三線道的大馬路,客車、卡車、貨車還有摩拖車,川流不息。我在心裡問自己:「為什麼我要成立一念出版社?」

回顧自己過往的人生,我一直對所謂的「成功」有很僵化的想像。這個目標在求學時期很明確,只要考第一名就是成功,但踏入社會後,「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卻變得很難捉摸。有人覺得是錢,有人覺得是頭銜,有人覺得是具有專業,有人覺得是能夠協調眾人,有人覺得是結婚,有人覺得是生得出小孩,有人覺得是小孩成績很好……。然後基於很多原因,我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個失敗者。

走了這麼多年,我終於動手拆掉了這些外界搭建的成功框架,看看真正的自己。

然後我看見,我真心很愛讀書,也很愛文字,從小就是。我也看見,好書的力量極為強大,可以改變一個人對生命的看法,進而改變這個人的人生。

然後我知道,以我的語文背景和在出版業多年的實務經驗,我有這個能力和責任去分享自己對書的這份愛。

這份愛裡有我對生命的熱忱。閱讀不是用來取代生活的,閱讀是一扇窗讓人看見生命的各種可能。先要看見,才有可能實踐;但看見不夠,還必須實踐。在不斷閱讀與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成全最好的自己。

這就是我成立一念出版社的初衷。也用最誠摯的心邀請你走進書本的世界,踏上你專屬的心靈之旅。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