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實超級瞎──《製罐街》讓你看見史坦貝克的真面目



全文同步刊登於Kobo blog

 「史坦貝克」(Steinbeck)對大部分的台灣讀者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知道他的人,也多半以為他是嚴肅的社會作家,故事主角一定很悲慘。但事實並非如此。史坦貝克這個爭議性極高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有非常諷刺、搞笑(白話一點就是「白爛」)的一面,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製罐街》就是最佳例證。


被譽為最懂美國人的美國作家

約翰.史坦貝克1902年誕生於加州美國的農業重鎮薩利納斯,父親曾是磨坊經理,後來成為蒙特利郡的財務長;母親在結婚前是學校老師,婚後則活躍於薩利納斯的公眾事物。他們在車程半小時外的太平洋樹林鎮有一個渡假小屋。薩利納斯一望無際的農場景觀,太平洋樹林鎮的碧海藍天,共同構成了史坦貝克的美好童年。家裡藏書眾多,史坦貝克從小就熱愛閱讀與寫作。他1919年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但一心一意想成為作家的他,只挑選與文學和寫作有關的課上,數度休學又復學後,終於在1925年輟學了。

1930年代,美國股市崩盤陷入經濟大蕭條,中部又遇上嚴重的乾旱與沙塵暴問題,導致難以計數的勞工一夕湧向農業重鎮加州,期望能夠在勞力需求高的加州找到工作做。但大量湧入的勞工卻造成供給遠大於需求,衍生慘絕人寰的社會問題。史坦貝克的家鄉蒙特利郡就在風暴中心,他提筆寫下他走訪、觀察到的悲慘景象,創作出知名的勞工三部曲──《勝負未決》(In Dubious Battle,暫譯)、《人鼠之間》和《憤怒的葡萄》,奠定了他美國二十世紀最重要文學家之一的地位。自此之後他的著作幾乎本本暢銷。

他一生筆耕不輟,除了小說,也創作許多電影劇本。他是美國各級學校最常選為閱讀教材的作家之一(第一名是莎士比亞,再來就是史坦貝克了)。他在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社會可憐蟲的生活剪影,卻讓全美為之瘋狂

恢宏的《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卻不是全部的他。史坦貝克對生活觀察入微,擅長刻劃人生百態,尤其是被社會鄙棄的小人物。他用一種同理、不帶評判、諷刺又詼諧的筆觸,活靈活現地將社會底層人生活的喜怒哀樂,呈現在你我面前。

《製罐街》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是另一本《人鼠之間》或《憤怒的葡萄》,他沒有要抨擊什麼殘酷的社會現實。它讓我們看見的是,隱藏在物質表象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尤其是哥兒們情誼)和生存韌性(也可以說是生存創意)。

《製罐街》出版於1945年,預售階段就狂銷25萬本,書評稱之為「史坦貝克最討喜的作品」。此書經過數十年魅力不減,1982年改編成電影,1995年改編成舞台劇,2019年還被BBC「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故事場景設於1930年代末期,加州蒙特利市一條靠海的街道,街上滿是沙丁魚罐頭工廠,所以被稱為「製罐街」,這裡龍蛇混雜,又髒又臭又亂。

但史坦貝克就是有這個能耐,讓廣大讀者愛上故事裡這個聰明又有同理心的「博士」,更愛上流浪漢麥克、雜貨店老闆李中、老鴇朵拉等形形色色的社會可憐蟲。甚至,讓人在讀完故事之後,好想加入這個不完美的世外桃源,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故事背後的神奇魅力,究竟源自何處?


刻骨銘心的好兄弟情誼

《製罐街》的一大魅力源自於文字間表露無疑的情誼,因為這本小說寫的就是史坦貝克的摯友艾德.立克茨(Ed Ricketts),還有1930年代初期他在立克茨的實驗室裡度過的歡樂時光。

1930年代上半的史坦貝克,新婚,顛沛流離多年之後終於回到故鄉蒙特利郡,住進爸媽名下位於太平洋樹林鎮的渡假小屋,展開新生活,重新開始與老朋友們往來。

1930年,他結識了立克茨。立克茨大學主修生物學,離開大學後在製罐街成立了一間商業實驗室,專門採集各種海洋生物和貓、青蛙、響尾蛇等活體,提供各大學做研究。他風趣、有魅力,而且博學多聞,廣泛涉獵各種文學、音樂與哲學思想。他與史坦貝克一拍即合,堪稱靈魂伴侶。

由於立克茨交友廣闊,這間實驗室也自然成了當地文人、科學家、音樂家等知識份子的聚集地。在那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大家都很窮,卻不覺得自己沒錢;有政府配給搭配一些順手牽羊,他們也不缺食物;只要一瓶酒、一塊三明治和一群朋友,就足以創造出最歡樂的派對。他們可以徹夜喝酒狂歡、在留聲機流瀉出的美妙音樂聲中,高談闊論各自的思想與夢想。

就是這段放肆的青春歲月經過十多年的醞釀,釀成了1945年出版的《製罐街》。


今昔對比令人惆悵

史坦貝克在勞工三部曲出版之後名利雙收,生活卻完全走樣。「勞工三部曲」揭露震驚全美的勞工處境,讓他飽受各種黑函與污名攻擊,他甚至不敢一個人投宿旅館,因為據說有人在策劃仙人跳要陷害他入獄。

他和第一任妻子卡蘿(Carol Henning)的婚姻關係也降至冰點,他在1943年正式離婚,離開這個與他共患難多年、將他推上寫作事業巔峰的妻子,帶著複雜的心情娶了小他十幾歲的新歡格溫(Gwyn)。

隨後他受聘擔任《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戰地記者,飛往歐洲和北非,採訪報導二次世界大戰的前線戰況。這個工作他只做了幾個月,卻重創他身心。回國後他雙耳耳膜受損、腦震盪、惡夢連連,有時甚至會瞬間不知道自己是誰、身在何處。

1943年年底,他提筆開始創作《製罐街》,遁入自己構築的文學世界汲取溫暖。

此時的他,妻子已從卡蘿變成格溫,他有錢了、成名了,因戰爭的殘暴心寒,他人在紐約,遠離故鄉的朋友,過著低調、沒什麼與人往來的安靜生活;心靈上,他則回到了故鄉蒙特利,回到那條製罐街,那裡有被時間鍍上金的美好人事物,那時他擁有得很少,卻有彼此,有純真善良。


隨著書頁走進這個不完美的烏托邦

《製罐街》裡的「博士」就是文學世界的立克茨,個性和舉手投足都是,連工作內容,實驗室的格局、擺設還有氣味,統統都被搬進了故事裡。事實上,不只立克茨,連流浪漢麥克、老鴇朵拉和雜貨店老闆李中,也全都真有其人。

這次他不針砭時事,這是一個寫來讓他自己忘記戰爭、讓戰場士兵們忘記戰爭的故事──他曾在一段訪談中提到,之所以寫《製罐街》,是因為他在二戰前線採訪時,有士兵對他說:「寫點什麼有趣的、跟戰爭沒有關係的東西吧……我們已經受夠戰爭了。」。

他用對故鄉蒙特利和摯友立克茨滿滿的愛,寫出這些人物的可愛、可憐、荒謬的行徑與驚人的適應能力。讀著書,就像史坦貝克站在眼前,手拿一張張過往的明信片為我們說故事。循著畫面中的氣氛、光線,彷彿又聞到了當時的氣味、聽見了當時的聲音,於是乎,我們一步步走進了那個不完美卻太迷人的烏托邦……


‧ 購書傳送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