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珍珠》(中英對照版)電子書

 

珍珠【中英對照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The Pearl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中英對照版★★
一則你我都能讀的經典寓言,
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到自己的人生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求生存、有人求富裕,有些人則追求理想。
追求本身沒有對錯,但奮鬥的過程往往牽扯了複雜的情感與恐懼,
讓人奮不顧身,看不清現實。
《珍珠》這個故事,有現今社會最需要的智慧,讓人學習放下執念,重新找到與現實共存的勇氣。


‧故事開始‧

原住民漁夫奇諾原本覺得自己過得還不錯,但一場意外戳破了他的樂觀想像。寶寶受傷了,他和妻子因為沒錢而被醫生僕人擋在門外,當大門無情地關上,他長年被社會壓迫的憤怒與無力感也在一瞬間爆發。

絕望的奇諾尋獲一顆絕世珍珠,等他賣掉珍珠,他就會變成有錢人,不只生活條件將會大幅改善,未來兒子還能讀書識字,帶領所有族人脫離無知的困境。受到這些美好念想的驅動,奇諾從一個未經世事的年輕父親,轉變成了決意扭轉社會現實的勇者。

從這些念想形成的那一刻起,奇諾的長征便展開了,他將被迫與險惡的社會正面對決,與此同時,他也一步步走進內心深處,重新認識自己的脆弱與強大。不論結果如何,走過這一遭,他將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人。


【中英對照版特色】

「《珍珠》恰恰適合台灣的國高中生。全文篇幅不長,字彙量在可以依賴語境猜測的範圍內,句構也多半簡單,而且內容聊的是人性、貪婪、邪惡,
很容易讓愛追劇的青少年聯想到看過的其他故事或戲劇。」──內湖高中英文老師 陳怡倩

「《珍珠》……以生動的英語敘事,精準而不艱澀的用詞,穿插口語對話,十分適於語言學習;加上譯者文筆清晰,並用心註解特殊詞彙,輔助英文理解。」──慈濟科技大學雙語教學推動資源中心主任 羅珮瑄

臉書搜尋:Onethought.publishing
一念網站:https://onethoughtpublishing.blogspot.com/

【作者介紹】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史坦貝克堪稱是美國的國民作家,他是美國中學第二經常指定學生閱讀的作者,僅次於莎士比亞。他特別擅長社會小說,關心流浪勞工、貧富差距等議題,以簡潔明快的文字,深入刻劃社會底層人民的處境與心聲。也因為他能夠將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昇華成所有人生命中的掙扎與矛盾,所以作品獲得世界各地人們的廣大回響。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多達三十餘本,最著名的小說包含《憤怒的葡萄》、《人鼠之間》與《伊甸園東》。
《珍珠》的創作靈感源自於一則古老的墨西哥原住民傳說。這本小說在1947年出版後,因為篇幅短小、淺白易懂,又寓意深遠,成為史坦貝克眾多作品之中,最多人讀過的一本。


 媒體推薦
「(這本書)真摯而卓越,一如他的所有作品。」──《紐約客》
「(這個故事)具有普世價值。」──《紐約時報》
「……《珍珠》幾近完美。」──文學評論家Roy S. Simmonds
「用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講述)人類意識最黑暗的那些部份。」──史坦貝克研究學者Howard Levant


真正認識美國,解密《查理與我》裡的六零年代人權運動關鍵字

 全文亦刊載於讀墨凌網


出版於1962年的《查理與我》,是一部精彩的旅遊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開著皮卡車,帶著愛犬查理,用將近3個月橫越美國38個州。故事寫活了旅行不按牌理出牌的各種大小「驚喜」,記錄了他看見的美麗與醜陋的風景,以及與陌生人互動的窘境和歡樂。一上市就立刻深獲讀者喜愛,時至今日仍獲選為Goodreads讀書會選書,可見其歷久不衰的魅力。

但《查理與我》遠不只是一部旅遊故事,它包含了史坦貝克對美國文化社會的細膩觀察與反思,他對消費主義、都市化、工業化與環境污染等議題的反思,今日讀來依舊令人心有戚戚焉。

來到美國南方時,史坦貝克自然而然地觸及了極具爭議性的種族問題。50與60年代,非裔族群人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方興未艾,詭譎的社會氣氛、火爆的抗議現場,以及美國社會不同族群的立場,透過史坦貝克書裡平實動人的描述,清楚浮現在你我的眼前。

今日非裔族群享有的各種法律保障,許多都是在這時期用血淚奮力爭取到的。想真正了解美國,種族議題絕對避不掉,而《查理與我》講述南方的章節,是不錯的出發點。

《查理與我》書中提及的人權運動關鍵字,例如「隔離但平等原則」、公車罷乘、餐廳佔位、黑人小孩進入白人學校就讀……背後究竟有些什麼故事、代表了什麼意義呢?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南方,種族隔離仍是常態

儘管南北戰爭解放黑奴之後,美國修正案明文廢除奴隸制,承認黑人的公民身份並給予法律保障,還賦予選舉權,但其實,一直到20世紀上半葉,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仍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美國南方普遍實施種族隔離措施,像是黑人和白人小孩必須分別就讀不同學校,幾乎所有的公共空間例如公廁、圖書館和餐廳等,黑人和白人都不共用。私刑(Lynching)殺害黑人的事件也很常見,甚至獲得警方默許。

而且,這些種族隔離措施不算違憲,為什麼呢?因為1896年,普萊西訴弗格森一案(Plessy v. Ferguson)立下判例,當時最高法院裁定:只要分別提供同等設施,就算平等,不會違憲,這個著名的「隔離但平等原則」,成了種族隔離措施在法律上的護身符。

在這裡先岔題說明一下:美國的法律制度基本上採用「普通法」,也就是說,法官在判案的時候,不是依據成文法典,而是以一般社會習慣或之前的判決為依據,也就是說,如果連最高法院都判定可以「隔離但平等」,日後類似情況也就不會被認為是違法了。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打著「爭取民主、打擊種族偏見」的大旗,招募了上千萬黑人參與戰事、對抗納粹。這些黑人士兵光榮戰勝,回到自己的國家後,面對的卻是歧視與種族隔離的殘酷現實,自然難以接受,這股不平之氣成了後來非裔人權運動的重要推力。


50年代:關鍵的勝訴,動搖種族隔離

50年代,人權團體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藉由訴訟來建立種族隔離違憲的判例,現在就來談談其中兩個關鍵勝利。

首先是,1954年「布朗訴教育委員會」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裁定,即使提供品質與設施完全等同的學校,實施種族隔離本身就是侵害憲法賦予黑人小孩的公民權,這話等於是正式推翻之前的「隔離但平等原則」,至今仍被視為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最高法院判決之一。可惜最高法院並沒有強制執行公立學校校園廢除種族隔離,反而在隔年1955年「布朗訴教育委員會二」的宣判中,將廢除種族隔離的工作交給地方執法機關,要地方機關以「非常小心謹慎的速度」(all deliberate speed)廢除種族隔離,為日後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重要里程碑是,1955年的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郡的罷乘公車行動。一位名為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黑人女性因為拒絕將公車前排的白人保留座讓給一個白人,而遭到逮捕與罰款。帕克斯在人權律師的幫助下,控告阿拉巴馬州的公車種族隔離措施違憲。與此同時,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號召非裔族群展開公車罷乘行動。當時公車乘客高達70% 都是黑人,抵制行動嚴重衝擊客運公司營收。罷乘持續了381天,最後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蒙哥馬利郡公車上的種族隔離座位違憲,勒令廢除。


餐廳佔位行動

1960年2月,人權運動使出新招──餐廳佔位(sit-in)。行動始於北卡羅來納州,4名黑人大學生進入一家限定白人入內的小餐廳點餐吃飯,餐廳拒絕供餐,他們不離去,而是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等到餐廳打烊,隔天他們繼續出現,重複同樣行徑。越來越多大學生加入他們的行動,抗議活動也遍地開花。到同年3月底,餐廳佔位行動已擴及全美13個州50多個城市。


黑人小孩進入白人校園,沒那麼容易

1954年最高法院廢除校園種族隔離的裁定,實際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像是1957年,阿肯色州州長派出該州國民警衛隊圍住阿肯色州小岩城中央中學,阻止9名黑人青少年入學,最後還是在艾森豪總統派兵護送下,他們才順利進入校園讀書。

還有1960年11月,紐奧良州威廉法蘭茲小學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非裔小孩──名為露比(Ruby)的小女孩──正式上學時,憤怒的白人群眾包圍校園,用極盡污穢卑鄙的言詞辱罵她、威脅她人身安全,逼得聯邦政府必須介入,由司法部執法官天天護送她上學。


非暴力模式 vs 激進路線

在爭取非裔族群人權的路上,由金恩博士主導的非暴力模式匯集了強大民氣。透過電視機的轉播,文質彬彬的佔位黑人學生和柔弱的黑人小學生,如何受到白人暴徒的攻擊和辱罵,手無寸鐵的和平遊行民眾,如何遭到白人警方和白人群眾暴力攻擊,統統血淋淋地攤在全美各地民眾的眼前,為人權運動贏得了許多支持與同情。

不過,也有些人權團體認為非暴力行動成不了事,主張黑人要站起來反抗、自衛,復興黑人的民族榮耀,甚至打造黑人至上的社會,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麥爾坎.X(Malcolm X)。


以上提到的這些重大事件,在《查理與我》裡都有著墨。最難能可貴的是,史坦貝克巧妙地透過他與不同族群的對話──傾向種族融合的白人老人、膽怯的黑人勞工、種族歧視的典型南方人和激進的黑人學生──將遙遠、冰冷的「人權運動」一詞,轉化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們和今日的你我一樣,有複雜的情緒,背負著歷史的包袱,也充滿了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值得讀者細細咀嚼思索。


‧購書傳送門‧


從史坦貝克《月亮下去了》,看今日的烏俄和人民的勇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2年2月24日凌晨五點,俄羅斯軍隊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大舉入侵烏克蘭,為轟動全球的烏俄戰爭揭開序幕。
 
赫爾松(Kherson)是俄軍在烏俄戰爭中,第一個攻下的城市,入主後,俄軍阻斷當地人民與外界的聯繫,展開各種迫害,城內氣氛風聲鶴唳。然而,儘管荷槍持彈的俄羅斯士兵駐守街頭,上千名赫爾松仁仍無懼地聚集街頭,用力揮舞烏克蘭國旗。
 

他們的勇氣哪裡來?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說分明

烏克蘭的處境,讓人聯想到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1942年3月,《月亮下去了》在美國出版,故事描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很像挪威),被侵略軍(很像德國納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佔領後,當地人民如何從最初的錯愕、恐懼、消極合作,到逐漸覺醒而投入反抗行動。
 
史坦貝克透過代表民主的歐登鎮長、為極權服務的指揮官蘭斯上校、叛徒柯雷爾、天真的軍官普拉格和湯達等角色,具體呈現了民主和極權的根本差異,也細膩刻劃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雙方處境和心理狀態的變化。
 

史坦貝克:「謹以此書歌頌民主長存。」

且讓我們先回到《月亮下去了》出版的兩年前,也就是1940年。該年4月9日,德軍突襲挪威,短短幾個月內,便勢如破竹地拿下挪威、丹麥、荷蘭、法國等國家,將大半個歐洲納入了自己的版圖。眼見歐洲局勢越來越不妙,美國雖然還沒正式參戰,自然備戰動作頻頻。而熱血的史坦貝克也摩拳擦掌想要貢獻一己之力。
 
1940-42年間,史坦貝克和眾多美國作家一樣,受政府招募加入情報資訊機構,撰寫各種演講稿、文章、小故事、劇本、廣播、士兵訓練手冊等。也就是在這段期間,他第一線接觸了許多歐洲難民,深深受到納粹佔領區人民、反抗地下組織的故事所吸引。
 
他發現,雖然這些難民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傳統,但人民面對侵略的反應,卻驚人地相似──最初的迷惘,有內奸賣國求榮,有些人決定當順民,可能是出於恐懼而屈服,或為了求取利益;然後德國侵略軍逐漸加強管控、鎮壓,以殘暴手段懲罰人民;地下反抗勢力慢慢集結動員,展開行動。
 
他從中獲得靈感,提筆寫下《月亮下去了》,希望能用這個故事激勵歐洲民眾士氣,打破德軍堅不可摧的神話,並且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援助歐洲的反抗組織,合力守護民主。
 

美國文壇激起論戰

他哪裡知道,竟會真心換絕情。雖然不乏書評給予好評,但也有許多書評家痛批,這書不止無法激勵士氣,根本就是在幫倒忙!
 
首先,史坦貝克對侵略者的描繪可說是犯了大忌。在故事裡,侵略軍指揮官蘭斯上校對當地政權展現尊重,班堤克上尉是紳士形象,「愛家、愛狗、愛粉嫩的小孩和耶誕節」,普拉格中尉和湯達中尉是乳臭未乾、會為了心儀對象死去活來的大學生。當時所有的戰時文宣,莫不把納粹德軍描述成沒血沒淚的妖魔鬼怪,就史坦貝克膽敢說他們通情達理,具有人性,真是「失敗主義」、「背離事實」、幾乎是「通敵叛國」。
 
其次,評論家也認為,史坦貝克太過天真,寫得好像人民光靠民主理想就能戰勝極權侵略,「《月亮下去了》書裡的高貴情操,對我們根本沒有幫助,真正有幫助的是邱吉爾先生說的苦幹實幹、流血流汗。」《紐約客》書評家克里夫頓.費迪曼(Clifton Fadiman)如是說。
 

在納粹佔領區,反抗組織冒死翻譯出版

不過,生活在納粹佔領區的人民可不同意這些負評,事實上,雖然這書被納粹當作禁書,持有會有生命危險,歐洲各國的地下反抗組織卻冒死在翻譯、印製與散播此書。
 
對《月亮下去了》最有認同感的國家是挪威,因為故事中侵略軍的閃電式攻擊、冬季的嚴寒和短日照等描述,都讓人強烈聯想到挪威,而且故事裡的內奸柯雷爾,完全是挪威叛徒奎斯林(Quisling)的翻版。史坦貝克將挪威的苦難寫成故事,令他們非常感動,感覺自己沒有被世人遺忘。一個挪威書評家說:「這本小說寫出我們所有人的感受,解釋了很多事情,你會明白是什麼給我們勇氣挺身對抗強權。」1945年德國投降後,史坦貝克獲得挪威國王親自頒發自由十字勳章,感謝這書激勵了全體國民的士氣。
 
對丹麥人來說,《月亮下去了》的功能反而類似照妖鏡。因為地勢不利防守,1940年時,為避免死傷無數,城市變成廢墟,丹麥在德軍進攻幾小時內就直接投降了。起初,多數丹麥人民也支持投降保命的決定,但在德國恩准下繼續存在的丹麥政府,卻被迫親手打壓反德的聲音和反抗行動,形成一種自己人打壓自己人的奇怪局面。反抗組織借《月亮下去了》裡不怕威脅的人民,和堅持人民自主的鎮長歐登,來對照投降德國的丹麥人民和政府,疾聲呼籲:投降等於與邪惡的納粹同流合污,這完全是比個人生死更重要的道德選擇;反抗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月亮下去了》對人民的覺醒影響深遠,1943年8月29日,屈從德國的丹麥政府順應民意正式停擺,終於全國一心對抗納粹。
 
《月亮下去了》也出現在法國、荷蘭和義大利,在中國,它被拿來激勵人民抵抗日本侵略。
 


以古鑑今,反思侵略、戰爭與民主

你或許可以說它是一份戰爭文宣,但卻遠遠不只如此。為了鼓舞士氣、號召從軍報國的戰爭文宣,在戰爭結束之後應該就會遭到世人遺忘,但《月亮下去了》卻在戰後二十年內在世界各地出版了70幾個版本,且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再度引發讀者關注。
 
它見證了二戰期間數百萬人以性命對抗極權侵略、爭取自由的努力,具體呈現了民主社會的強大韌性。對於受戰爭陰影籠罩的人民來說,這無疑是一部值得一讀的經典。


 
 
參考資料:
Anna Romandash, 換日線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6041
Coers, Donald V. John Steinbeck Goes to War : “the Moon Is Down” as Propaganda.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6.


一念出版的頻道總覽

 一念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onethought.publishing

一念IGhttps://www.instagram.com/onethought.publishing/

一念愛讀書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rLciL135gRmgGn32K1aJQ

一念愛讀書podcast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一念愛讀書Podcast】Ep.4 作家的筆是最強大的武器之2──《月亮下去了》在丹麥和中國


月亮下去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The Moon Is Down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收聽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785f72bc-725f-4d13-880c-ce04f03aa558

這一集的podcasts將延續上一集的內容,聊的是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如何在二戰期間進到丹麥和中國。在當作歷史故事聽聽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重新思考,戰爭與侵略遠比想像中複雜,不是打贏一場仗、佔領一個地方之後就結束了。《月亮下去了》的故事是從小鎮被佔領之後開始,《月亮下去了》在現實世界,也是被侵略的國家拿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強大武器。

現在,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二戰時丹麥和中國如何利用《月亮下去了》對抗侵略吧。

本集重點:

1. 丹麥在二戰時投降保命,兩年半後全國認清:應該反抗。

2. 參與翻譯成丹麥文的兩個法律系學生煩惱:未經授權就翻譯《月亮下去了》來賣,算是侵權吧!怎麼辦?

3. 《月亮下去了》有一個版本的書名叫做《月落烏啼霜滿天》,Why?



【一念愛讀書Podcast】Ep.3 作家的筆是最強大的武器之1──《月亮下去了》在挪威、荷蘭和瑞士

 

月亮下去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The Moon Is Down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收聽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9f2570a0-f76f-4092-ac50-f2df8f5147b0

士兵打仗靠的是軍火,作家靠的則是他手上的筆;軍火攻佔實體世界,文字攻佔的卻是人的內心世界。史坦貝克出版於1942年3月的《月亮下去了》,就是以文字對抗槍砲彈藥的絕佳例證。當時納粹以強大武力攻佔了包含挪威、丹麥、荷蘭、法國在內的大多數歐洲國家,而遠在五千多公里外美國的史坦貝克,也以《月亮下去了》參與了第一線的抗德行動。一起來回顧在挪威、荷蘭和瑞士,反抗組織是如何冒死也要將《月亮下去了》送到人民手中。


【一念愛讀書Podcast】 Ep.2 戰爭陰影籠罩下的世界,重讀史坦貝克的經典二戰故事《月亮下去了》

 


月亮下去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The Moon Is Down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二戰經典作品,刻劃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心境、衝突和面對方式,
讓今日的你我反思,何謂民主、自由、戰爭和侵略。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幾乎佔領了全歐洲,許多歐洲人逃往美國。《月亮下去了》是史坦貝克實際接觸挪威、丹麥、法國等國難民後寫下的作品。他打破一般的刻板印象,充滿人性地呈現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心境、處境和情況。出版後引爆國內外熱議。

一念出版的小蝸這次要來跟大家介紹,《月亮下去了》在美國引發的爭議、挪威為什麼特別愛這本書,和它的歷史意義。

【一念愛讀書Podcast】 Ep.1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查理與我》,給愛狗、愛旅行或想了解美國的你!

 


收聽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8c85b44c-f68a-4f3e-b811-120f9c63fb0d

《查理與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探尋美國之旅》,是一部經典的旅遊故事,內容描述史坦貝克獨自開著皮卡車、載著老狗查理,展開一段上萬公里、踏遍美國三十多個州的壯遊。這部作品中有史坦貝克對旅行、人生和寫作的思索,以及他做為敏銳的社會觀察者,對美國歷史、文化現象、社會問題和種族衝突的獨到見解。


一念出版的小蝸要來跟大家聊聊,這本書到底有哪些精彩內容!


‧購書傳送門‧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月亮下去了》電子書


月亮下去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The Moon Is Down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二戰經典作品,刻劃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心境、衝突和面對方式,
讓今日的你我反思,何謂民主、自由、戰爭和侵略。

「人民不喜歡被征服,所以他們不會屈服。
自由人無法發動戰爭,可是一旦開打,他們戰敗了也能繼續戰鬥。
從眾者只懂追隨領袖,就沒辦法這樣了,
所以永遠是從眾者拿下戰役,而自由人打贏戰爭。」──《月亮下去了》

謹以此書歌頌民主長存。──史坦貝克

‧ 內容簡介 ‧

一天早晨,北歐某個採礦小鎮遭受侵略軍旋風式突襲,立即淪陷了。當極權國家的侵略軍在小鎮廣場奏響勝利的樂音時,民眾和民選鎮長歐登全都感到錯愕、茫然,不知所措。

侵略軍的指揮官蘭斯上校,為求採礦順利,對歐登鎮長百般禮遇,營造出雙方相安無事的曖昧局勢,卻被一場意外狠狠戳破了假象。隨著人民逐漸覺醒,侵略軍發現自己一刻都不能放鬆,他們恐懼地知道,永不屈服的人民正無聲地等著,要他們血債血償……


‧ 當年激勵抗德士氣,今日仍與國際局勢遙相呼應 ‧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幾乎佔領了全歐洲,許多歐洲人逃往美國。《月亮下去了》是史坦貝克實際接觸挪威、丹麥、法國等國難民後寫下的作品。他打破一般的刻板印象,充滿人性地呈現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心境、處境和情況。出版後引爆國內外熱議。

納粹統治下的歐洲各國,地下反抗組織冒死翻譯出版走私此書入境,視之為帶來希望、激勵士氣的強心針。挪威人民讀了驚嘆: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丹麥反抗組織拿此書來抨擊政府不該投降,呼籲民眾奮起。荷蘭民眾甘願冒著被逮捕的風險,前往觀賞《月亮下去了》的戲劇演出。戰後,史坦貝克獲頒挪威國王自由十字勳章、法國─比利時指揮官勳章,是此書具有實質強大影響力的最佳證明。

2022年3月,《華盛頓郵報》社論以「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如何激勵人民反抗佔領」為副標剖析烏俄戰爭,足見此書即使出版超過80年,在戰爭陰影籠罩、國際局勢詭譎多變的今日,仍是極具啟發性的經典之作。


【各界讚譽】
「二戰期間讓人最難忘的虛構小說。」──John Chamberlain,《紐約時報》
「它所傳達的價值觀如此強而有力、簡單、真實又充滿張力。」──R.L. Duffus 《紐約時報書評》
「《月亮下去了》完美證明了,文學家能用藝術作品,清楚解釋一個時代最重大的議題。」──John Gunther,《紐約先驅論壇報》
「絕佳的戰爭文宣。」──《時代》雜誌


‧臉書搜尋:Onethought.publishing
‧Podcast節目:一念愛讀書
‧一念網頁:https://onethoughtpublishing.blogspot.com/


【作者介紹】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除了寫小說,也撰寫新聞報導、旅行文學、短篇故事、舞台劇本以及電影劇本。

史坦貝克堪稱是美國的國民作家,他是美國中學第二經常指定學生閱讀的作者,僅次於莎士比亞。他特別擅長社會小說,關心流浪勞工、貧富差距等議題,以簡潔明快的文字,深入刻劃社會底層人民的處境與心聲。也因為他能夠將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昇華成所有人生命中的掙扎與矛盾,所以作品獲得世界各地人們的廣大回響。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多達三十餘本,膾炙人口的作品包含《查理與我》、《珍珠》、《製罐街》、《憤怒的葡萄》等。


【譯者】
鄭襄憶 

大學讀的是台大外文系,碩士跑去德國洪堡大學讀英國研究。多年來一直是編輯加翻譯,現在是翻譯加出版人。謝謝書本一直幫助我不斷蛻變,希望自己也能夠用小小的力量讓更多人感受到閱讀的魔力。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