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立茲小說獎」,也是史坦貝克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主因之一。

這是一部社會紀實小說,故事描述喬德一家十二口在旱災、銀行和農業機械化的夾擊下,無助地失去了世代居住的農場。他們離開奧克拉荷馬州前往加州,期望能在那裡找到工作,展開新生活。一路上,他們發現到處都是打算去加州討生活的人和車。當喬德他們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加州後,等待他們的卻是當地人的歧視、農場主的剝削、警察的暴力相向和政府的漠視,但他們不屈不撓,永遠相信前方有光。

加州作家Frank Taylor曾寫道:「雖然這本書是虛構小說,許多人卻接受它是事實。」這是因為,它確實栩栩如生地描繪了當年(1930年代)加州流浪工人的悲慘處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湧入加州?加州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旱災、農業機械化、經濟大蕭條,逼出老實作田人的出逃潮

  美國打從1917年正式參戰之後,經濟的火車頭便以高速檔向前衝去,全國上下莫不卯起來生產供應戰爭所需的物資。工廠忙生產武器、炸藥、機械零件,制服布料;農夫忙生產糧食、棉花等等,但戰爭打完,大量需求消失,供給過剩,工廠倒的倒,裁員的裁員;農夫也是作物價格大跌,賠錢賠得苦哈哈。只是,工廠和農場卻是兩樣情。工廠製造業在1922年景氣回春,生產汽車賣得嚇嚇叫。農場卻是每況愈下,屋漏偏逢連夜雨,尤其是北美大平原的農家。

  農家的悲慘處境,大致可說是這四個因素集合起來的業力引爆──天不下雨,地力耗盡,機械來亂,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列出來大家比較好記憶,但沒辦法拆開逐一說,必須混在一起說:一戰後農產品價格差,農家為了打平開銷,或者為了賺錢還銀行貸款,轉而努力開墾更多土地,連不太適合耕作的土地也拿來用,造成土壤水分與養分的流失。許多農家追求農業機械化,但機械化的問題是,一方面機具很貴,農家必須貸款來買,因而背上了債務,一方面使用機具更容易造成土壤水分流失。

對農家最致命的一擊應該算是天不下雨。北美大平原在1930年代斷斷續續經歷了四次大旱。降雨太少,加上高溫、大風、前述種種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當地開始出現嚴重的沙塵暴,受創最深的範圍大致涵蓋肯薩斯州西部、科羅拉多州東南部、奧克拉荷馬州狹長地帶、德州北部、和新墨西哥州東北部,這裡就是著名的Dust Bowl(形容風沙刮起來,整個地區像一個巨大的「沙碗」)。

  乾旱、沙塵暴和土壤貧瘠加總在一起,農夫收成慘兮兮,外加經濟大蕭條,導致作物價格一跌再跌。農家還不起錢,落得失去土地的下場。更慘的是,他們連留在原地當別人農工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土地的新主人(往往是銀行或大地主)都採用機械化耕作,不太需要工人。於是乎,這些失去家園的人成了流民,只能離鄉背景,往加州討生活去了。

《憤怒的葡萄》一開場的乾旱與沙塵暴,描寫的就是北美大平原農家的辛酸日常。銀行如何趕走農家,拖拉機如何取代了農夫,也都在書中有動人的刻劃。


為什麼大家都要去加州?

整個1930年代,乾旱塵暴區有超過30萬人口湧向加州,他們全都夢想在加州開始新人生。美國這麼大,為什麼大家都要去加州?

  首先,因為加州氣候溫和,適合各式各樣的作物生長,所以有很多採收工作可做,而且不同作物有著不同的採收季,所以工人可以做採收工的時間很長。其次,不論是口耳相傳或廣告傳單,都把加州形容成像天堂一般,吸引人前往。

  再來呢,就是這條最重要的高速公路:US Highway 66。這條高速公路從芝加哥直通洛杉磯,全長超過3200公里,成了流民湧向加州的康莊大道。之前提過,美國製造業在1922年回春,汽車工業尤其如此。流水式生產線的出現,讓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1920年一輛福特T型車售價260元美金,是一般勞工家庭也能負擔得起的售價。汽車賦予了美國大眾長途移動的能力與自由,也成了日後流民湧向加州的基本條件。


加州:本就不是天堂,流民湧入更成人間煉獄

  1920年代時,加州土地還相當便宜,農業才剛開始發展,那時候搬來的人確實嚐到了甜頭;到了1930年代,加州已經成為農業重鎮,生產了全美超過一半的甜橙、葡萄、核桃、蘿蔔和萵苣,土地多半掌握在大型的商業農場手中,這些農場經常大面積栽培單一作物,高度仰賴流浪工人來採收,在大批白人流民湧入加州之前,採收工多半是墨西哥或菲律賓裔擔任。他們像免洗筷一樣便宜好用,而且可以用完就丟(採收季時出現,結束之後就默默飄走)。其實,加州大型商業農場本就建築在剝削採收工人之上,只是這樣的勞資關係已行之有年,一直無人聞問。

  1930年代,乾旱塵暴區的流民湧入,使剝削情況更加惡化。當1個採收工作可能有3-10個工人來搶,業主便有了籌碼,肆無忌憚地調降工資。窮途末路的流民不得不接受連溫飽都成了問題的工資,搶走原本墨西哥和菲律賓裔的採收工作。1930年前,流浪工人只有2成是白人,到了1936年,白人占比已經增加到85%。

  不只如此,流民還造成了當地的社會問題。他們擠爆了原本就因經濟大蕭條而負擔沉重的公共資源,例如醫療、教育、居住和社會救助等。有些農場提供工人破舊的工寮住,但更多連工作都找不到的流民卻是住在路邊的乾溝裡或大農場旁的空地上。這裡衛生條件差,逢雨就淹,有時連乾淨的飲用水也難以取得。各種疾病在此橫行,像是傷寒、天花、結核病、瘧疾、肺炎。許多流民就在飢餓與疾病的夾擊下喪生。

  精神上,乾旱塵暴區的流民也普遍遭到當地居民的歧視與霸凌,被冠上「奧克佬」的汙名,與「無知」、「未受教育」、「不老實」、「怪異」劃上了等號。由於貧窮加上必須配合採收季節遷徙,他們的孩子往往難以就學,真能上學的孩子也常因為衣衫破爛或口音奇特,而受到當地孩童的嘲笑和霸凌。


《憤怒的葡萄》引關切、二戰開打創就業

  史坦貝克將加州流浪工人的悲慘處境揭露在全國人民眼前。1936年10月,《舊金山新聞報》刊登了他以〈流浪採收工〉為題的一系列報導,引發社會譁然。1939年出版的《憤怒的葡萄》,更將加州的流浪工人議題血淋淋地呈現世人眼前。當時的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讀了此書深受震撼,親自前往加州視察流民處境,證實史坦貝克書中所描述的「一點都不誇張」。此書也促成國會舉辦聽證會,討論農場工人的薪資規範等議題。

  隨著二戰逐漸逼近,大眾對勞工問題的關注也逐漸轉向戰爭,改革的腳步又慢了下來。然而,二戰期間,許多流民受征召上了戰場,留下來的則在造船廠或兵工廠找到了工作。流離失所的流民終於在加州落地生根了。


生活的考驗裡隱藏著創作的種子──史坦貝克的發跡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如何寫出好作品?一般我們可能以為,創作者要有平靜的心,泡杯咖啡,放點輕音樂,生活過得悠悠哉哉的才會有靈感。今天來為大家舉個反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史坦貝克。

        美國在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盤後,進入了持續十年的經濟大蕭條,史坦貝克當然也跟大部分的美國人一樣,窮得苦哈哈。不只如此,他父母也在這些年間相繼病倒,他成了照護者,並且承受了喪親之痛。

  但一九三○年代對史坦貝克而言,卻是寫作的黃金年代。原本默默無聞的他靠著《薄餅坪》(1935)走紅,又以加州流浪農場工人為主題,接連寫下知名的勞工三部曲:《背水一戰》(1936)、《人鼠之間》(1937)和《憤怒的葡萄》(1939)。 

  他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就算生活很忙很亂很慘,用心觀察生活,然後,寫,寫,寫就對了!


生活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失業、勞資衝突激烈

一般認為,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為經濟大蕭條揭開了序幕。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至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二」間的股市狂跌,導致投資人數十兆美元瞬間蒸發。股市狂跌重創經濟,逼得上千家銀行關門大吉。眼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Herbert Hoover)選擇出手救銀行業、借錢給鐵路或保險等大企業,他相信挹注資金給經濟金字塔上層,就能力挽狂瀾,至於窮困的失業民眾只能自求多福,或求助於民間的慈善組織。

胡佛的措施失敗了,人民覺得他是害美國陷入經濟大蕭條的罪魁禍首。1930年代,失業率攀升到25%,到處是破產失業而流落街頭的人,他們聚在一起,就地取材搭起一座座破棚屋,這裡骯髒又混亂,人民戲稱這些貧民窟為「胡佛村」(Hooverville),用以「紀念」胡佛的失能。

胡佛當了一任就灰頭土臉的下台了,1932年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上任,推動「新政」(the New Deal)。「新政」直接提供失業者和農人紓困金, 對金融業進行改革與管制,並大量興建各種公共工程,創造就業機會,推出許多社會福利政策,並且給予勞工和工會更多保障。

美國中部破產、失去土地的農人家庭大量湧入加州討生活(詳見另一篇文章〈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導致加州的農場工人嚴重供過於求,大型商業農場趁機聯手削減工資,不只工資低得幾乎難以維生,還以各種名目苛扣工資,暴力脅迫,工寮也是破舊又骯髒。1930-32年間,加州農場本來就很常為了抗議低薪而罷工事件頻傳,只是都很快就被暴力鎮壓了。有了「新政」的加持,工會更有底氣了;1932年底開始,共產黨透過「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Cannery and Agricultural Workers’ Industrial Union),為罷工行動提供經驗豐富的罷工領袖,他們知道怎麼帶風向、找資源、怎麼鼓舞士氣,使得罷工的規模擴大、勝率也有所提高。


病母逼出史坦貝克大蛻變,初嘗走紅滋味

  史坦貝克跟當時大部份的美國人一樣,窮得苦哈哈。他一心要當作家,但對於題材和文字都還在摸索階段,一心嚮往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米爾頓的高大尚,寫出來的小說《至未識之神》(暫譯,To a God Unknown,1933年出版)晦澀難懂又神祕,銷路並不理想。

  其實他是很有本錢寫加州農場工人議題的,他是土生土長的加州人,故鄉薩利納斯又是農業重鎮,他自己也曾經在農場當過工人和工頭,在第一線與農場工人互動。只是時機未到,史坦貝克必須先經過一番蛻變──照顧病危的父母。

  1933年3月史坦貝克的母親奧莉芙病倒了,病情並不樂觀;5月她中風,半身不遂,照顧母親的重任落到他和妻子卡蘿肩上,幫母親洗澡、一天更換床單十幾次。史坦貝克還是在混亂的照護工作的夾縫中持續寫作。同年秋天,史坦貝克的父親也病倒了,神經受損嚴重。

  心力交瘁的史坦貝克還是繼續寫作,也許甚至為了逃遁一個充滿死亡氣味的家,而寫得更加專心投入。他放下了不必要的想太多和自我懷疑,回歸直覺,書寫他真正熟悉、親身觀察過的加州人事物,讓文字從筆尖自然地流瀉而出。1934年,母親離世,1935年,父親離世,這兩年間,他寫下了許多精彩的短篇故事,還有讓他一炮而紅的小說《薄餅坪》(1935),以及他的勞工首部曲《背水一戰》(1936,一念出版社即將出版)。


近身訪問觀察工運人士,創作《背水一戰》

  1933年10月,聖華金谷(San Joaquin Valley)的棉田工人發起罷工,超過18,000名工人響應,資方開槍造成2死7傷的慘劇,後來政府介入調停才稍微調高工資。

  雖然照顧臥床的雙親令史坦貝克心力交瘁,他搜尋題材的雷達還是開著的。在1933年底,他透過友人引介,認識了兩位曾經參與聖華金谷棉田罷工事件的共產黨員,他們正躲在他附近的住家避風頭。其中一人化名為賽基爾.麥克基迪(Cicil McKiddy),這個24歲年輕人在棉田罷工期間加入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陣營,負責打字、打雜和在各工寮間跑腿傳話,第一手觀察到罷工領袖派特.錢博斯(Pat Chambers)如何策動、思考和行動。史坦貝克如獲至寶,便出錢請他說出自己的故事。史坦貝克就是靠著這些敘述,在《背水一戰》裡栩栩如生地重建了罷工工人的對話、習性和處境。

  《背水一戰》延續了《薄餅坪》的熱銷,史坦貝克儼然成了加州農場工人的代言人。


一個採訪委託案,成了《憤怒的葡萄》的創作緣起

  1936年,史坦貝克的父母已經雙雙離世。他開始撰寫《人鼠之間》,這部同樣以流浪農場工人為題材的小說將他推上了另一個高峰。不過,成書之前,他應《舊金山新聞報》編輯喬治.衛斯特(George West)之邀,撰寫一系列文章,報導從乾旱風暴區(詳見另一篇文章)湧入加州的數十萬流民。這個經驗成了他創作《憤怒的葡萄》的契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史坦貝克接下委託後,便驅車前往中央谷地,他探訪了中央谷地各處流民窟,那些流民窟遠看就像垃圾堆,因為打造那堆破屋的材料多半的確是從垃圾堆裡挖出來的。史坦貝克看見焦慮、貧窮又飢餓的流浪農場工人在農場間奔走,努力想求得溫飽,卻屢屢受挫。他們住在田邊骯髒的灌溉溝渠裡,在柳樹林裡挖茅坑如廁,每個家庭都瘦得不成人樣,孩童因營養不良和感染鉤蟲而腹部腫脹,任蒼蠅停留在他們的眼上和嘴上。他們被當地人貼上了「無知」、「未受教育」、「不老實」、「怪異」等標籤,警察動不動就來驅趕,不許他們在一地長時間停留,甚至會直接放火燒掉胡佛村。

  流民們唯一獲得人道待遇的地方,就是少數幾座官辦的收容所,那是羅斯福「新政」下的產物,提供了簡易的木棚屋或搭帳篷用的木棧板底座。有共用的衛浴和沖水馬桶(對某些居民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第一次看到沖水馬桶)。居民們成立自治會,自行管理收容所的日常運作,還成立了健康、教育與娛樂等委員會辦理相關事宜。一座收容所約可容納400-500人。他們的自律、互助與自尊自重,令史坦貝克深受震撼,這些明明是有心也有能力做事的工人,卻受到加州農業體制的當權者無情的抹黑、壓榨和暴力對待。

  史坦貝克交稿後,《舊金山新聞報》嚇得不敢刊,他們很清楚,這些勞工的悲慘處境任誰讀了都會髮指。系列報導終於在10月5-12日間刊出來了,不出所料地引發譁然。編輯衛斯特還特別寫信問史坦貝克,有沒有遭遇到人身威脅。


從《人鼠之間》到《憤怒的葡萄》

  1937年2月,《人鼠之間》出版了,立刻衝上暢銷榜,一個月內狂銷11萬冊,一個月後則是每天平均賣出1,000冊!史坦貝克紅得發紫,飽受盛名之累。他走在路上會被人認出來,有瘋狂女子號稱史坦貝克是她腹中孩子的爹,他甚至隨身攜帶防身武器,以防突然遭人攻擊。

  但他心裡還一直惦記著去年採訪時遇見的那些悲慘流民勞工,一直嘗試以此為題材寫小說,但怎麼寫都寫不滿意,直到1938年2月,中央谷地的維塞利亞(Visalia)發生洪災,4,000-5,000個流浪工人家庭受到波及,陷入飢荒,地方政府袖手旁觀,中央政府的救災行動則受到地方武裝團體的重重阻撓。史坦貝克奔向當地,不眠不休地投入救災,見證了慘絕人寰的狀況。

  極端的憤怒觸發了他腦海中的大爆炸,大爆炸後,《憤怒的葡萄》即將誕生。回到住處後,他將所有的恨意宣洩而出,寫成了一部6萬字的著作,又銷毀。5月,他終於準備好了。他在這兩年來踏查過的流民窟、看見的勞工處境,還有訪談聽到的每一個流浪工人故事,他們的形象、姿態、習慣和用詞淺字一一在他腦中浮現、重組,轉化成他筆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搬演著全體30萬流民的苦難、掙扎和不屈不撓。史坦貝克花了一百天,就完成了這部近17萬字(英文字)的史詩級巨著。


站在盛名的浪尖,開啟人生新篇章

  1939年4月,《憤怒的葡萄》出版,第一年就狂銷超過40萬冊,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立茲小說獎」,也是史坦貝克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主因之一。

  讀者的愛慕信如雪片般飛來,幾乎將他淹沒;瘋狂粉絲私闖民宅,想見他一面、要簽名,也把他嚇個半死。另一方面,史坦貝克也因為書中揭露加州的醜陋面,樹立了許多敵人。批評者攻擊此書是共產黨的政治文宣,惡意要顛覆美國的政治體制。它成為多所加州公立圖書館的禁書,甚至有焚書行動。謠言盛傳,加州的農民聯合會(資方)正密謀要以酒駕或性侵等罪名,誣陷史坦貝克。不論好壞,他無疑成為美國二十世紀偉大作家之列了。


  從《薄餅坪》到《憤怒的葡萄》,五年間,他從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文豪。照護的壓力成了隱藏的祝福,讓他沒有多餘的力氣去自我懷疑、自我批判,他只是憑著直覺寫,在混亂的照護生活中構築屬於自己的一方淨土。盡完照顧父母的責任,他則是抓住時代的脈動,將關懷轉向廣大的流浪勞工,寫出了經典的勞工三部曲。也許,生活的重重考驗裡,隱藏了等著萌芽的創作種子,也說不定呢。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Ep. 6-7_踢爆造假:被譽為美國最真實寫照的《查理與我》竟然是「假的」?

 

查理與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探尋美國之旅
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收聽Podcast

收聽Youtube


《查理與我》有長達將近半世紀的時間,都被視為史坦貝克的旅行記實、美國的真實寫照,卻被Bill Steigerwald(姑且稱之比爾先生)踢爆,一切攏是假。今天這集podcast就來為大家揭開這個世紀大騙局!

本集重點:
  • 獨自旅行、夜宿露營車廂、與各色市井小民攀談──統統都是人設
  • 把虛構成份極高的作品,當成「非虛構類」來推出,這樣合理嗎?
  • 讀史坦貝克,邂逅藏在虛構敘事裡的真實
我覺得《查理與我》的這個爭議,跟前陣子 #林榮三散文獎 的首獎作品〈#媽媽說我是假的〉引發的爭議有點類似。作家潘柏霖以第一人稱「我」寫下跨性別者的故事,參加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類」的比賽。一般認為「散文」應該是寫自身經驗,潘柏霖卻疑似是拿別人的故事來寫成「散文」,因而觸發了一系列關於寫作倫理的討論,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看以下幾則文章:

散文與小說的界線應該畫在哪裡呢?像《查理與我》這樣,把自己想像出來的旅行小說當成旅行紀實推出給讀者,是可以的嗎?還是說,先別管分類了,作品本身會不會讓人想一直讀下去最重要?雖然《查理與我》提到的人和事有些是史坦貝克編出來的,但它卻引發跨世代旅人心中的強烈共鳴──敘述真假交雜,但感動卻真真實實──這樣的一部作品是否讓你更想一探究竟呢?

Episode 6 分集一覽:

6-1_史坦貝克踏上美國之旅的背後原因
6-2_解析《查理與我》裡的兩大亮點:人狗情誼和旅行甘苦談
6-3_冷戰對美國50、60年代的影響:「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這句美國人也在用。
6-4_轉變中的美國社會:人口往都市集中、公路文化興起、地方特色消失
6-5_50、60年代的非裔民權運動:你知道嗎?美國是在1960年代才立法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
6-6_種族議題太複雜,要講兩集,聽完你就懂 2020年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背後的歷史傷痕
6-7_踢爆造假:被譽為美國最真實寫照的《查理與我》竟然是「假的」?


* 片頭音樂由 Oren Dashti / Audio Canvas Productions 編曲製作 *

‧購書傳送門‧
  • 博客來: books.com.tw/products/E050157075
  • Kobo: kobo.com/tw/zh/ebook/VMgOSxz4XTCBNAmJrwu8YA
  • 讀墨: readmoo.com/book/210267984000101
  • HyRead: 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323604
  • Pubu: pubu.com.tw/ebook/347284
  • Bookwalker: bookwalker.com.tw/product/160136
  • 灰熊iRead: iread.com.tw/Detail/ProdDetail/B000782375
  • Kindle: amazon.com/dp/B0C16ZRC4D
  • Mybook: mybook.taiwanmobile.com/profile/ONE04001000004201
  • Momo: 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11236714&Area=search&mdiv=403&oid=1_1&cid=index&kw=查理與我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Ep. 6-6_從《查理與我》看美國50-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的三個戰場

 

查理與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探尋美國之旅
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收聽Podcast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ae887bb9-813c-4324-9548-f3aebf807471

收聽Youtube


講到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大家比較熟的應該就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1963年的演說「我有一個夢」,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大事,史坦貝克的《查理與我》裡面也有帶到,本集podcast要來更仔細地看看民權運動的三大關鍵行動:打破校園種族隔離、公車罷乘事件和餐廳佔位行動。

本集重點:
  • 最高法院終於推翻萬惡淵藪「隔離但平等原則」!
  • 當黑人小孩要去原本只有白人學生的學校就讀,居然需要出動國家軍隊保護
  • 當黑人硬起來,拒絕讓座白人保留座
  • 憑什麼黑人不能進白人餐廳用餐!大學生號召,不吵不鬧不放棄,坐等餐廳上菜。
  • 2020年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之死,讓人想起從前白人私刑處決(lynching)黑人的恐怖傷痕。


Episode 6 分集一覽:

6-1_史坦貝克踏上美國之旅的背後原因
6-2_解析《查理與我》裡的兩大亮點:人狗情誼和旅行甘苦談
6-3_冷戰對美國50、60年代的影響:「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這句美國人也在用。
6-4_轉變中的美國社會:人口往都市集中、公路文化興起、地方特色消失
6-5_50、60年代的非裔民權運動:你知道嗎?美國是在1960年代才立法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
6-6_種族議題太複雜,要講兩集,聽完你就懂 2020年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背後的歷史傷痕
6-7_踢爆造假:被譽為美國最真實寫照的《查理與我》竟然是「假的」?

* 片頭音樂由 Oren Dashti / Audio Canvas Productions 編曲製作 *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Ep. 6-5_淺談《查理與我》中,黑白種族衝突背後的複雜歷史糾葛



查理與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探尋美國之旅
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收聽Podcast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4e50f01b-2dcd-4ab9-bf91-385222094e7b


收聽Youtube


記錄了1962年美國風土民情的《查理與我》,自然不會遺漏60年代轟轟烈烈的非裔民權運動。史坦貝克在書的第四部裡面,也描述自己深入美國南方,來到紐奧良,親眼一睹憤怒失控的白人群眾包圍一座小學,阻止該校有史以來第一位非裔孩童上學。除了醜陋的抗議面孔觸發他一系列的思索,史坦貝克更透過與不同族群的對話(一個開明的白人老人、一個畏懼的黑人工人、一個徹底的白人種族主義者,和一個積極想要改革的年輕黑人),生動地呈現出當時美國社會對種族議題的幾種立場。本集Podcast特別為大家整理當時種族議題的歷史脈絡!


本集重點:

  •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解放黑奴後,黑人過得好嗎?
  • 從1890年代開始,到1965年廢止,美國南方公然實施的種族隔離措施「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
  • 赫赫有名的「隔離但平等原則」(separate but equal)



Episode 6 分集一覽:

6-1_史坦貝克踏上美國之旅的背後原因

6-2_解析《查理與我》裡的兩大亮點:人狗情誼和旅行甘苦談

6-3_冷戰對美國50、60年代的影響:「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這句美國人也在用。

6-4_轉變中的美國社會:人口往都市集中、公路文化興起、地方特色消失

6-5_50、60年代的非裔民權運動:你知道嗎?美國是在1960年代才立法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

6-6_種族議題太複雜,要講兩集,聽完你就懂 2020年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背後的歷史傷痕

6-7_踢爆造假:被譽為美國最真實寫照的《查理與我》竟然是「假的」?

* 片頭音樂由 Oren Dashti / Audio Canvas Productions 編曲製作 *


‧購書傳送門‧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Ep. 6-4_《查理與我》刻劃美國社會的轉變:人口往都市集中、公路文化興起、地方特色消失

 

查理與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探尋美國之旅
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收聽Podcast

收聽Youtube


冷戰的軍備競賽是把雙面刃,人心因恐懼核戰惶惶不安,但高額的國防軍事支出也使得美國各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了美國50、60年代經濟社會的諸多改變。這集的podcast要帶大家坐上時光機,回去看一看《查理與我》所記錄的美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美國。三個關鍵字:人口往都市集中、公路文化興起、地方特色消失。



本集重點:
  • 開發開發再開發,當垃圾量成了國家生產力的指標。
  • 好多好多好多的汽車,當我們不再需要根。
  • 當標準化的食物、價值觀和說話口音取代了多樣性。


Episode 6 分集一覽

Ep. 6-1_史坦貝克踏上美國之旅的背後原因 

Ep. 6-2_解析《查理與我》裡的兩大亮點:人狗情誼和旅行甘苦談

Ep. 6-3_冷戰對美國50、60年代的影響:「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這句美國人也在用。 
Ep. 6-4_轉變中的美國社會:人口往都市集中、公路文化興起、地方特色消失

Ep. 6-5_50、60年代的非裔民權運動:你知道嗎?美國是在1960年代才立法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

Ep. 6-6_種族議題太複雜,要講兩集,聽完你就懂 2020年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背後的歷史傷痕

Ep. 6-7_踢爆造假:被譽為美國最真實寫照的《查理與我》竟然是「假的」?

* 片頭音樂由 Oren Dashti / Audio Canvas Productions 編曲製作 *


‧購書傳送門‧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