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致那個一無所有,只有彼此、只有愛的美好年代──史坦貝克小說《製罐街》


全文同步刊登於博客來Okapi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小說《製罐街》出版於1945年,光預購就賣出將近25萬本,而且歷久不衰,1982年改編成電影,1995年改編成舞台劇,2019年還被BBC評選為「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1930年代末期、瘋狂的製罐街、荒謬的一群人

與其說《製罐街》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以一個簡單主軸串起社會底層人光怪陸離的生活剪影。

故事發生的1930年代末期,那時加州蒙特利市堪稱「世界的沙丁魚罐頭之都」,沿海地區的製罐街上沙丁魚罐頭林立,它們生產的罐頭是二戰戰場士兵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每天早上,漁獲會在清晨入港,整排街的製罐廠便會鳴笛叫工人上工,響起隆隆噪音,傳出濃濃惡臭,將當日捕獲的所有沙丁魚都製成罐頭。

只有社會底層人才會住在這種又髒又臭又亂的地方,像是最慈善守法的老鴇朵拉、剪雜誌的火腿照片下來辦派對的塔波太太、只在清晨和黃昏出現的神祕中國老人、號稱畫家卻忙著蓋船的亨利、以廢棄鍋爐為家的馬洛伊夫婦、沒人管沒人愛有學習障礙的小男孩法蘭基……

「博士」是串起整部小說的靈魂人物,他是個聰明又極富同理心的生物學家,因為實驗室設在製罐街,而和這裡的人們發展出緊密的關係。

某天,麥克這幫無賴興起想為博士辦一場盛大派對的念頭,他們不按牌理出牌的籌備方式,荒腔走板的發展,推著整個小說走向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


從回憶取暖,靠寫作娛樂別人,也療癒自己

史坦貝克在1943年提筆撰寫《製罐街》,這年發生了許多事。他和共患難多年的妻子卡蘿(Carol)離婚官司終於判決下來,同年三月底,他帶著複雜心情娶了小他十幾歲的格溫(Gwyn)。六月到十月,他以《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戰地記者身分,前往歐洲和北非採訪報導與戰爭有關的新聞。

親臨戰場重創他的心靈,他回國後緊張、失眠、恐慌、惡夢連連,有時會腦子一片空白。像當初他靠寫作逃避照顧病母的精神壓力,寫下成名作《薄餅坪》,他這次再度遁入自己構築的文學世界,逃避戰爭帶來的創傷,為自己,也為他在戰場遇到的士兵們。他們曾對他說:「寫點什麼有趣的、跟戰爭沒有關係的東西吧……我們已經受夠戰爭了。」

在《製罐街》之前,不論是《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或其他作品,寫的大多是他關懷的對象而非他自己的生活。《製罐街》卻不同。

故事內容很大一部分挪用自他對1930年代的回憶,成名前的他只是個窮作家,而其他所有人也都因為經濟大蕭條窮得不得了,各路好友總是聚集在立克茨(Ed Ricketts)位於製罐街的實驗室開派對,美其名為派對,實際上可能只有一瓶酒和幾塊三明治,但物質上的匱乏,完全不妨礙這群充滿夢想和理想的年輕人談文學、談哲學、談科學、談藝術、談情說愛。

戰爭冷酷得錐心刺骨,史坦貝克靠著回憶取暖。他藉由那些故事角色,重新活一次被回憶鍍上浪漫色彩的美好年代──那時候的快樂很單純,他們什麼都沒有,卻有彼此,有愛,有純真善良。


「博士」是史坦貝克的靈魂伴侶、影響他的寫作與思想至深

《製罐街》裡這個受大家愛戴的「博士」,是以史坦貝克的摯友立克茨為原型寫成的。他們兩人在1930年認識,一拍即合,幾乎可說是靈魂伴侶。「友情」在史坦貝克的作品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人鼠之間》有喬治和藍尼,《憤怒的葡萄》有湯姆.裘德與吉姆.凱西,靈感或許就源自於他和立克茨之間。

但立克茨對史坦貝克最深、最重大的影響,或許是他對海洋生物的觀察和思想。立克茨關注的是集體行為、集體力量、個體在群體之中會如何行動。他認為,雖然生物體會彼此競爭,但合作其實扮演同樣關鍵的角色。

立克茨的生物學超前時代,當其他人還在研究單一生物體時,他卻已經將焦點移到整個生態系,他看的不是單一生物體,而是這個生物體與別的生物體、與整個群體,或與自己周遭環境的互動。他寫的《在太平洋的漲退潮間》(Between Pacific Tides,暫譯)一書成了今日生態學研究的先驅和重要經典。

他一直是個敏銳的觀察者,試圖去看見、去理解眼前的各種海洋生物和他身邊的一切。他更是老子《道德經》裡「道」的信仰者,不去與環境對抗,不一直尋找解決辦法,而是接受生活原本的面貌,順勢而為,隨波逐流。

在《製罐街》裡,我們會看見立克茨化身為故事裡的「博士」,同理並且接納身邊這些妓女、無賴和窮光蛋的真實面貌。也會看見,製罐街是一個生態系,製罐街的居民們用無限創意回應生活的苦難:空地的廢棄鍋爐就是他們的家、酒吧客人喝剩的酒是他們的美酒、雜貨店會接受客人拿青蛙來買東西。他們適應環境,順勢而為。

邀請你,一起走進《製罐街》的混亂小宇宙,一起因為故事人物的荒謬而爆笑,為他們的苦難而落淚,也為他們表現出的真摯友愛舉杯致敬!


‧ 購書傳送門‧

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實超級瞎──《製罐街》讓你看見史坦貝克的真面目



全文同步刊登於Kobo blog

 「史坦貝克」(Steinbeck)對大部分的台灣讀者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知道他的人,也多半以為他是嚴肅的社會作家,故事主角一定很悲慘。但事實並非如此。史坦貝克這個爭議性極高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有非常諷刺、搞笑(白話一點就是「白爛」)的一面,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製罐街》就是最佳例證。


被譽為最懂美國人的美國作家

約翰.史坦貝克1902年誕生於加州美國的農業重鎮薩利納斯,父親曾是磨坊經理,後來成為蒙特利郡的財務長;母親在結婚前是學校老師,婚後則活躍於薩利納斯的公眾事物。他們在車程半小時外的太平洋樹林鎮有一個渡假小屋。薩利納斯一望無際的農場景觀,太平洋樹林鎮的碧海藍天,共同構成了史坦貝克的美好童年。家裡藏書眾多,史坦貝克從小就熱愛閱讀與寫作。他1919年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但一心一意想成為作家的他,只挑選與文學和寫作有關的課上,數度休學又復學後,終於在1925年輟學了。

1930年代,美國股市崩盤陷入經濟大蕭條,中部又遇上嚴重的乾旱與沙塵暴問題,導致難以計數的勞工一夕湧向農業重鎮加州,期望能夠在勞力需求高的加州找到工作做。但大量湧入的勞工卻造成供給遠大於需求,衍生慘絕人寰的社會問題。史坦貝克的家鄉蒙特利郡就在風暴中心,他提筆寫下他走訪、觀察到的悲慘景象,創作出知名的勞工三部曲──《勝負未決》(In Dubious Battle,暫譯)、《人鼠之間》和《憤怒的葡萄》,奠定了他美國二十世紀最重要文學家之一的地位。自此之後他的著作幾乎本本暢銷。

他一生筆耕不輟,除了小說,也創作許多電影劇本。他是美國各級學校最常選為閱讀教材的作家之一(第一名是莎士比亞,再來就是史坦貝克了)。他在1962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社會可憐蟲的生活剪影,卻讓全美為之瘋狂

恢宏的《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卻不是全部的他。史坦貝克對生活觀察入微,擅長刻劃人生百態,尤其是被社會鄙棄的小人物。他用一種同理、不帶評判、諷刺又詼諧的筆觸,活靈活現地將社會底層人生活的喜怒哀樂,呈現在你我面前。

《製罐街》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是另一本《人鼠之間》或《憤怒的葡萄》,他沒有要抨擊什麼殘酷的社會現實。它讓我們看見的是,隱藏在物質表象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尤其是哥兒們情誼)和生存韌性(也可以說是生存創意)。

《製罐街》出版於1945年,預售階段就狂銷25萬本,書評稱之為「史坦貝克最討喜的作品」。此書經過數十年魅力不減,1982年改編成電影,1995年改編成舞台劇,2019年還被BBC「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故事場景設於1930年代末期,加州蒙特利市一條靠海的街道,街上滿是沙丁魚罐頭工廠,所以被稱為「製罐街」,這裡龍蛇混雜,又髒又臭又亂。

但史坦貝克就是有這個能耐,讓廣大讀者愛上故事裡這個聰明又有同理心的「博士」,更愛上流浪漢麥克、雜貨店老闆李中、老鴇朵拉等形形色色的社會可憐蟲。甚至,讓人在讀完故事之後,好想加入這個不完美的世外桃源,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故事背後的神奇魅力,究竟源自何處?


刻骨銘心的好兄弟情誼

《製罐街》的一大魅力源自於文字間表露無疑的情誼,因為這本小說寫的就是史坦貝克的摯友艾德.立克茨(Ed Ricketts),還有1930年代初期他在立克茨的實驗室裡度過的歡樂時光。

1930年代上半的史坦貝克,新婚,顛沛流離多年之後終於回到故鄉蒙特利郡,住進爸媽名下位於太平洋樹林鎮的渡假小屋,展開新生活,重新開始與老朋友們往來。

1930年,他結識了立克茨。立克茨大學主修生物學,離開大學後在製罐街成立了一間商業實驗室,專門採集各種海洋生物和貓、青蛙、響尾蛇等活體,提供各大學做研究。他風趣、有魅力,而且博學多聞,廣泛涉獵各種文學、音樂與哲學思想。他與史坦貝克一拍即合,堪稱靈魂伴侶。

由於立克茨交友廣闊,這間實驗室也自然成了當地文人、科學家、音樂家等知識份子的聚集地。在那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大家都很窮,卻不覺得自己沒錢;有政府配給搭配一些順手牽羊,他們也不缺食物;只要一瓶酒、一塊三明治和一群朋友,就足以創造出最歡樂的派對。他們可以徹夜喝酒狂歡、在留聲機流瀉出的美妙音樂聲中,高談闊論各自的思想與夢想。

就是這段放肆的青春歲月經過十多年的醞釀,釀成了1945年出版的《製罐街》。


今昔對比令人惆悵

史坦貝克在勞工三部曲出版之後名利雙收,生活卻完全走樣。「勞工三部曲」揭露震驚全美的勞工處境,讓他飽受各種黑函與污名攻擊,他甚至不敢一個人投宿旅館,因為據說有人在策劃仙人跳要陷害他入獄。

他和第一任妻子卡蘿(Carol Henning)的婚姻關係也降至冰點,他在1943年正式離婚,離開這個與他共患難多年、將他推上寫作事業巔峰的妻子,帶著複雜的心情娶了小他十幾歲的新歡格溫(Gwyn)。

隨後他受聘擔任《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戰地記者,飛往歐洲和北非,採訪報導二次世界大戰的前線戰況。這個工作他只做了幾個月,卻重創他身心。回國後他雙耳耳膜受損、腦震盪、惡夢連連,有時甚至會瞬間不知道自己是誰、身在何處。

1943年年底,他提筆開始創作《製罐街》,遁入自己構築的文學世界汲取溫暖。

此時的他,妻子已從卡蘿變成格溫,他有錢了、成名了,因戰爭的殘暴心寒,他人在紐約,遠離故鄉的朋友,過著低調、沒什麼與人往來的安靜生活;心靈上,他則回到了故鄉蒙特利,回到那條製罐街,那裡有被時間鍍上金的美好人事物,那時他擁有得很少,卻有彼此,有純真善良。


隨著書頁走進這個不完美的烏托邦

《製罐街》裡的「博士」就是文學世界的立克茨,個性和舉手投足都是,連工作內容,實驗室的格局、擺設還有氣味,統統都被搬進了故事裡。事實上,不只立克茨,連流浪漢麥克、老鴇朵拉和雜貨店老闆李中,也全都真有其人。

這次他不針砭時事,這是一個寫來讓他自己忘記戰爭、讓戰場士兵們忘記戰爭的故事──他曾在一段訪談中提到,之所以寫《製罐街》,是因為他在二戰前線採訪時,有士兵對他說:「寫點什麼有趣的、跟戰爭沒有關係的東西吧……我們已經受夠戰爭了。」。

他用對故鄉蒙特利和摯友立克茨滿滿的愛,寫出這些人物的可愛、可憐、荒謬的行徑與驚人的適應能力。讀著書,就像史坦貝克站在眼前,手拿一張張過往的明信片為我們說故事。循著畫面中的氣氛、光線,彷彿又聞到了當時的氣味、聽見了當時的聲音,於是乎,我們一步步走進了那個不完美卻太迷人的烏托邦……


‧ 購書傳送門‧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製罐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電子書

 

製罐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Cannery Row
約翰 ‧ 史坦貝克/著 鄭襄憶/譯


‧ 內容簡介 ‧

★獲選「文化部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國中、高中職),且入選「精選之星」名單
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
BBC評選為「影響世界的百大英語小說」

一部讓一個城市化腐朽為神奇的經典小說
最爆笑、最荒謬、最揪心的社會底層剪影 

1930年代末期的製罐街,住的全是妓女、窮人和流浪漢,
但他們是真正的哲學家,活得比任何人都好,而且莫名地純淨


加州蒙特利市的沿海地區有一條又髒又臭又亂的街道,沙丁魚罐頭工廠全集中在這裡,所以人們稱之為「製罐街」,只有社會底層的人才會住在這裡。

李中在製罐街上開了一間小雜貨店,不遺餘力滿足顧客一切所需,從新鮮橘子到放了四十多年的紀念臂章,一應俱全。他做生意懂得抓大放小,不管偷竊或賒帳,他總是盡量給顧客方便,必要時,甚至讓人拿青蛙來換商品。

雜貨店的斜對面是西部生物實驗室,販賣你所能想到的各種活體,像是野貓、青蛙和章魚。「博士」是實驗室的老闆兼經營者,臉一半像耶穌,一半像荒淫放蕩的神話角色薩特;他溫柔又極富同理心,製罐街的每個人都欠他人情,每個人一想到他,下個念頭都是:「我一定要為博士做點什麼。」

一天,以麥克為首的一群流浪漢決定為博士辦一場驚喜感恩派對。但誰也沒想到,派對怎麼會演變成實驗室的門歪了,窗戶破了,六七百隻青蛙幾乎淹沒整條製罐街……?!

同場加映:最慈善守法的老鴇朵拉、剪雜誌的火腿照片下來辦派對的塔波太太、只在清晨和黃昏出現的神祕中國老人、號稱畫家卻忙著蓋船的亨利、以廢棄鍋爐為家的馬洛伊夫婦、沒人管沒人愛有學習障礙的小男孩法蘭基……

小說《製罐街》,以博士的派對為主軸,佐以社會邊緣人光怪陸離的生活剪影,和顛覆三觀的生存規則,緊密交織成了這個最爆笑、最荒謬又最揪心的經典。

-----

看似荒謬可笑的人物情節,卻實實在在呈現了與現實環境共存的強韌生命力。他們不寄望未來,而是隨波逐流,享受當下。他們有各自的不幸命運,卻也互依互存。他們擁有的東西很少,卻有真心,很純粹。他們是妓女、皮條客、賭徒和狗娘養的混蛋,不過他們或許也是聖徒、天使、智者和哲學家。

-----

《製罐街》雖是虛構小說,卻生動刻劃了加州蒙特利市製罐街曾有的輝煌,也造就了今日的傳奇。

拜蒙特利海灣豐富的漁獲資源之賜,蒙特利市在20世紀之交,開始大幅擴展漁業和製罐業。1908年,日本人在今日的製罐街上設立了第一座簡陋的製罐廠,為製罐街日後的輝煌產業揭開了序幕。

由於捕魚技術和製罐技術改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士兵需要大量營養又好儲存的食物,而沙丁魚罐頭是絕佳選擇,因而製罐街的製罐工廠生意如日中天,更為蒙特利市贏得「世界的沙丁魚之都」的美譽。

但經年累月的濫捕卻造成魚群在二戰之後一夕消失,產業完全崩解,這裡一度淪為廢墟。靠著史坦貝克小說《製罐街》在世人心中留下的鮮明印象,民間與政府聯手成功將荒涼的製罐街轉型為觀光勝地,如今一年吸引高達400萬名遊客前來朝聖,是加州中部海岸的必訪景點。


‧ 評論 ‧

「史坦貝克寫出那些光怪陸離的可憐蟲善良美好的一面,故事裡不僅深刻動人,更充滿了歡笑和濃濃的懷舊之情。」──2017年《衛報》

「非常好看,非常有趣,是你能有幸讀到上上之作。」──《芝加哥太陽報》

「約翰.史坦貝克對美國和美國人的認識和了解,遠勝於其他任何一個二十世紀作家。」──《達拉斯晨報》


臉書搜尋:Onethought.publishing


‧ 作者介紹 ‧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史坦貝克堪稱是美國的國民作家,他是美國中學第二經常指定學生閱讀的作者,僅次於莎士比亞。他特別擅長社會小說,關心流浪勞工、貧富差距等議題,以簡潔明快的文字,深入刻劃社會底層人民的處境與心聲。也因為他能夠將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昇華成所有人生命中的掙扎與矛盾,所以作品獲得世界各地人們的廣大回響。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多達三十餘本,最著名的小說包含《憤怒的葡萄》、《人鼠之間》與《伊甸園東》。


‧ 購書傳送門‧


史坦貝克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農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憤怒的葡萄》出版於1939年4月,是史坦貝克家喻戶曉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創下銷售40萬本的佳績,至今累積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本。《紐約時報》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一部波瀾壯闊的美國小說」。此書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